往期回顾: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新冠肺炎爆发,关键时刻,青大附院“国有召,召必战,战必胜”,先后派出3支医疗队驰援武汉。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青大附院人都在奋勇冲锋,从不曾缺席。

在武汉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一部部短片是对“新冠疫情”的真实记录,每个人都能在影片里找到自己的身影。在疫情得到缓解的今天,那些曾经奋斗在生死线上的“白衣天使”都因为这次的经历为之动容。“插管敢死队”张孝田就是其中的一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

“接管了一个重症病区”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孝田意识到紧急状态,立即中止休假并回院待命。在院不仅为疫区捐款捐物,而且作为志愿者在医院入口处协助测体温,分诊。在得知有可能驰援武汉的号召后,张孝田第一时间报名请战。

张孝田和爱人都是医生,疫情发生后,两人还因为谁去前线起了“纷争”。“因为我们两个人都是医生,而且都是呼吸道相关专业的医生,在疫情发生之后,我们两个人就商量如何报名,都无法说服对方,最后两个人在相应的科室都报了名。”张孝田说。

张孝田清晰记得,在2月9日的凌晨12点半,接到医院电话,通知作为山东省第7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当时心里有点激动,然后还跟妻子炫耀说,“你看我报名成功了。”但是当看到妻子那不舍的眼神的时候,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在启程之前,妻子对他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家里有我,你放心。”“你在那边一定要好好做好自我防护,救治好病人,我只要一个完完整整的老公回来。”虽然在这次“纷争”中获得了胜利,但看着反复叮嘱自己一定要平安归来的妻子,张孝田觉得心疼。2月9日凌晨接到援助武汉工作通知后,张孝田和医院131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整建制接管了一个重症病区。到达武汉后,作为难度大、风险高的心外科麻醉医师,张孝田快速投入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的救治工作中。这家医院,98%的患者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我成了“插管敢死队”中的一员

在同济医院,由于许多医疗队对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带来的多是呼吸与危重科以及ICU的医生和护士,却很少有麻醉医生。而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大量麻醉医生也已经分派到其他医院开展救治,医院只能整合医疗队少有的几名麻醉医生,组成“插管敢死队”,为整个医院的患者提供急救插管支持。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由重症转为危重症时,需实施气管插管进行有创呼吸支持。作为高年主治医师,张孝田虽然拥有丰富的气管插管经验,但新冠肺炎病人的插管又与众不同。一方面,危重症病人病毒含量高,插管过程中的气溶胶会导致病毒扩散,尤其是病人咳嗽时会瞬间在麻醉医师面部产生大量病毒负荷。另一方面,插管时穿戴的防护用具会导致操作过程中与平常工作时的触感、视线及动作均不一样,难度极大。

面对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张孝田没有退缩,曾在1天内为6人插管,均一次成功,创造院区记录。累计为20余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实施气管插管,让患者转危为安,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时机。事实上,气管插管是感染风险最高的操作之一,可以说是在与死神赛跑。加入“敢死队”之前,张孝田也有过顾虑、有过恐惧。

“当时其实是挺害怕的。主要是对未知事物的这种恐惧,另外一方面就是说家里有年迈的父母,还有年幼的一双儿女,但救死扶伤是我们医生的天职,气管插管是我们麻醉科医生的看家本领,我作为年轻人,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张孝田说。

在光谷院区,张孝田曾为一名体重107公斤的肥胖患者成功插管,这名57岁的患者在10天后成为整个光谷院区第二个拔管的患者,并在经过精心救治后康复出院。张孝田回忆,这名患者刚刚入院时还能自己走路,但病情发展得很快,考虑到他非常胖而且还有严重的鼾症,在为其插管前,自己和战友制定了多个应急预案,“好在这些预案都没用上,因为得益于‘关口前移’,插管一次成功。这名患者康复出院后,他的儿子还特意送来了锦旗,让我们感动不已。”

创同济光谷“青岛标准”

每当工作结束后,张孝田就会反思总结经验,插管过程中病人可能由于病情重,体质差无法耐受长时间缺氧及血压、心率的波动,而且插管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的病毒扩散,因此制作标准化插管流程迫在眉睫。

此后张孝田利用休息时间和队友们讨论插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插管的高风险、插管中可能用到的物品及药物并结合呼吸道传染病的气管插管经验,制定了麻醉医师对新冠病人的气管插管标准流程,并制作了困难气道病人一旦插管不成功应用喉罩通气的应急预案。

据了解,张孝田与青大附院的另外4名麻醉科医师参与气管插管51例,占整个光谷院区气管插管的77%。他们在本领过硬的基础上做到了工作安全有序、科学严谨,创造了赢得各方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的“青岛标准”!为打赢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孝田说,由于长期与武汉同呼吸、共命运,自己和战友们都已对这座英雄之城充满感情,因此将其视作第二故乡,“我们离开武汉时,武汉还没有解封。当时我们就约定,等武汉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一定要带家人去看看真正的武汉究竟是什么模样的。”

“清零”是他们最愿听到的消息,而这也是他们“拼命”的结果,关键时刻他们是让国人能依靠的一座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共治愈确诊新冠肺炎患者22人,援鄂医疗队共救治新冠重症患者97人,实现了院内零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援鄂医疗队员零感染,创造了疑难危重患者零死亡的医学奇迹。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他们在负重前行。致敬奋斗在战疫第一线的英雄们。(凤凰网山东综合 曲美娜)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