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2

【三十而立】

时代潮头下的幸福威海

威海
三十而立

30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而立之年,对社会、对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知并形成自我人格的独立意识,是个人发展的上升时期;30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则是经历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后,立于时代潮头,迎来更为明媚明天的黄金时代;30年,对于国家来说,其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历史的标记,化成时代的符号。

1987年6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威海市建立地级市的申请,标志着,一座港口城市的正式崛起。时至今日,三十年过去了,威海早已不再是只有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小城,已经成为国际化的宜居城市和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史记·夏本纪》中如是记载,这已表明,夏商周时,威海地界已有人居住。1398年(明洪武31年)设立威海卫城至新中国成立,威海只有4平方公里,人口1.9万人,至1987年,市区建成面积增加到13.0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万人。

威海昆明路

此时的威海距离一座城市何止是十万八千里,而只要有土地,有人,赤手空拳的开创一片天地也未尝不可。于是,有了现在的威海,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达到777平方公里,常驻人口增加至280万人。

从“中心城市+两个开发区”到“全域城市化”的城市格局

1987年9月27日,地级威海市成立仪式在威海大剧院门前隆重举行。下辖环翠区,代管文登、荣成、乳山三县。

从建市这一年开始,威海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发,围绕环翠区的仙姑顶周边,空间逐步扩大。从1991年3月成立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到1992年10月设立的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展速度之快让人惊叹,“中心城市+两个开发区”的发展格局开始形成。这一时期威海的县域经济也在飞速发展,荣成、文登成为全国“百强县”。2000年,作为港口城市的威海,迎来了外贸发展的新契机,国家批复建立威海出口加工区,直接连接韩国、日本和朝鲜。也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之为“仙姑顶”时期。而这一发展期间,美中不足的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经济龙头的带动作用不强。

在发展中心地区的同时,威海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沿海区域,逐渐向南发展,2005年,依托于草庙子镇,建立威海工业园,与文登对接,初步实现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地区的的格局,为接下来的全域城市发展提供了雏形。

2013年7月,威海市下发《威海市城市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提出“全域城市化”发展路径,提出“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六大重点区域、十个重点镇为新载体,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打造疏密相间、适度集中的生态化、组合型都市区”。其中,中心城市即环翠区,次中心城市为文登市、乳山市、荣成市,六大核心区域则分别是南部工业新区、东部滨海新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石岛管理区、南海新区以及乳山滨海新区。

《纲要》中指出,“着力推进规划全域覆盖、交通全域畅通、产业全域布局、社会公共服务全域均衡”,“所谓城乡一体化,具体到威海就是市域一体化;所谓新型城镇化,在威海就是全域城市化。”

2014年,威海市获得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并以此为发展契机,做大做强以环翠区为核心的中心城市,让中心城市在区域中成为真正具有带动力和辐射力的“龙头”。

今年3月份,威海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按照大城市的标准,威海坚持“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扩大规模容量,完善城市功能,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同时,加快文登城区、南海新区、临港区、中心城区的对接,突破南海新区,强化石岛管理区、乳山滨海新区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支撑,管理体制创新,向特色中小城市发展,打造南部城市隆起带。

2017年5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这也意味着,威海市全域城市化正式得到国家支持,全面铺展开来。

今日环翠楼

抓住开放的机遇 借韩兴威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海,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占了山东三分之一、全国十八分之一的岸线资源,距离韩国最近只有93海里。这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也使得威海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支撑,成为中韩经济的桥头堡。

梳理历史的脉络发现,威海一直都是一个海防城市,大型的国有经济并不发达。然而,大自然又是非常公平的,威海靠海而生,丰富的海洋资源在赋予威海人丰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予了威海人开放的思维,国际化的视野,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成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立于时代的潮头。

1990年,威海与仁川开通了中韩之间的第一条海上航线“金桥轮”,这时的中国与韩国尚未建交,此举不仅率先拉开了中韩合作的大幕,也打开了威海连接世界的通道。

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下,“借韩兴威”成为共识,大批村镇兴工办厂,竞相转入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之下“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以工兴镇、以厂富村”在威海全域带动并繁荣了村镇经济,荣成、文登和乳山也因此成为历届全国百强县榜的“常客”。

2007年12月~2008年3月,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调研组,确定了改革开放30年“从当地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成功发展之路,积累了重要发展经验,体现了科学发展要求”的18个典型地区,威海市排名第七,给出的评语为:

“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和文化传统优势,以对外开放总揽发展全局,大力发展对韩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带动体制创新和特色产业培育,成功将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明确将中国威海市和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威海作为中韩经济区的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

2017年4月19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威海港表示,港口是开放的重要窗口,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得益于开放,中西部地区更需要扩大开放。威海港要发挥区位优势,挖掘内部潜力,不仅要面向东部,还要向中西部延伸。

也许正是依靠开放的视野和敢闯敢干的精神,威海建市30年来依托于港口城市的优势,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组成部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支撑、中韩经济区的桥头堡、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3212.2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0.5亿元,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6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3元,分别增长8.3%和7.7%,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

现在的威海高新区

幸福感爆棚的生态宜居城市

2003年,威海入选联合国人居城市,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城市。

据资料显示,联合国人居城市奖的评判有多项考核,包括住房、基础设施、卫生、保健、教育、交通、通讯、能源、供水、环境卫生、旧城改造、可持续人类住区发展、灾后重建、城市管理和公众参与等等。

在“全域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下,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威海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借助临海的天然优势,通过生态环保、环境整治、健身场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建设,城乡面貌愈加净美。让威海不仅从“里子”到“面子”成为由内而外的宜居城市。

从建市以来,回望威海的30年,威海早已不是当年方圆几里的小城镇。而透过威海建市以来的发展,我们不难梳理出在这些考核中,威海做出的努力。

1990年6月17日,获得国家卫生城市;1996年,成为国家园林城市;1997年10月13日,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999年1月,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称号;2013年2月成为国家级海洋生态示范区;2016年威海成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并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就在刚刚过去的几天前,威海获得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

今年李克强总理考察威海时,参观了孙家疃医院,这家中医特色社区医院,与威海市中医院组建医联体,总理表示,“中医讲‘通则不痛’。我们就是要让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

威海“医联体”建设,对于“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小诊所技术有限,难看病”这一导致医患矛盾层出不穷的症结进行了有益探索。

威海启动实施分级诊疗,出台《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意见》、《开展县域医联体建设试点》等政策,在威海市立医院和市中心医院设置全程远程会诊中心和区域心电诊断中心,覆盖基层所有医疗机构,开展县域医联体建设试点,共组建以技术为纽带的医联体19个,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同步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组建服务团队450多个,签约家庭58.14万户。

从交通到教育,从环境到医疗,从城市管理到公众参与,从“内里”到“面子”,每一座城市的发展可能不会一帆风顺,而威海正在努力发展成幸福的样子。

1987——2017,30年的时间,威海已经由当年方圆4平方公里的威海卫城发展成现在5797平方公里的国际知名城市。走遍四方,还是威海,也许正是这份手胼足胝后的从容,让站立时代朝头下的威海,更有自信赢得世界的瞩目,迎接下一个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