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使教育的话题热度不减。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建立“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开通教育系统远程视频监控平台、引入“爱生学校”项目等使天桥区在纵跨黄河南北城乡差异明显、外来务工子女多的现状下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为此,凤凰网山东独家对话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局长张萍。【详细】
 

天桥区教育均衡

天桥区组建15个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 一校两区捆绑评价

2013年4月3日,天桥区15所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正式挂牌成立,大桥镇、桑梓店镇15所农村小学一对一成为了天桥区黄河南岸15所城市小学的分校。自此,15所农村小学各自成为了天桥区黄河南岸15所城市小学的分校,师资调整、资金使用、学校发展规划等都将由总校统一确定。【详细】

天桥区教育均衡

教育均衡 天桥先行

“几年前,我们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现在感觉学生衣服干净了,校园整洁了!”济南市天桥区明珠小学周闫校区执行校长刘勇告诉记者,在与黄河南的明珠小学结成共同体后,周闫校区各个方面变化都很大。【详细】

天桥区教育均衡

天堑上架起教育均衡发展高架桥

从“爱生学校”到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天桥区黄河南北的学校已经驶入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快车道,15对连体学校结对办学让黄河北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跨河择校”等难题迎刃而解。天桥教育接地气、听民声,扎扎实实为满足黄河北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出实招、办实事,在天堑上架起了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高架桥。 【详细】

天桥区教育均衡

天桥区三套“组合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针对辖区农村学生多、下岗失业人员子女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等现状,创新工作思路,以硬件整合为基础,以软件提升为关键,打出三套“组合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品质得到明显提升。【详细】




“几年前,我们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现在感觉学生衣服干净了,校园整洁了!”济南市天桥区明珠小学周闫校区执行校长刘勇告诉记者,在与黄河南的明珠小学结成共同体后,周闫校区各个方面变化都很大。

天桥区纵跨黄河南北,城乡差距明显,黄河以北地区在教育发展方面明显落后于黄河以南,像周闫小学这样的农村薄弱校就有18所。2013年初,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济南市天桥区建立了不同于一般教育集团的15个“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黄河以北的15所农村小学分别成为城区15所优质小学的分校区,共同体学校实现了“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一校两区”的所有教职工由总校长统一调度,实行“一所学校、两个校区、统一管理、捆绑评价”的一体发展运作模式。刘勇所在的周闫校区就是通过周闫小学和明珠小学结成共同体后更名的一个新校区。
 

天桥爱生学校

天桥区被选为山东省首家“爱生学校”试验区

2011年6月30日,从济南市天桥区“爱生学校”项目启动仪式暨项目培训会议上了解到,天桥区正式启动“爱生学校”项目,这也是全省首家“爱生学校”试验区。 【详细】

天桥爱生学校

“爱生学校”以儿童为本 让“乐学”进行到底

“爱生学校就是要以儿童为本,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型学校,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的世界。”天桥区教育局局长张萍告诉记者,“爱生学校”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包括“全纳与平等”、“有效的教与学”、“安全、健康与保护”、“参与与和谐”4个纬度、15个领域、45项标准和412个指标,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所有工作内容。【详细】

天桥爱生学校

天桥区:让“爱生学校”理念扎根农村

“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是一种跨越式整合,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农村教育发展突飞猛进。”天桥区实验小学校长董文告诉记者,实验小学与桑梓店镇刘庙小学结成共同体后,她身感肩负的责任,压力很大。但这种压力很快化作动力——— 集中双方学校优势资源,通过制度建设、班子优势互补、教师牵手带动等形式,让“爱生学校”理念在农村扎根、开花结果。【详细】




天桥区爱生学校:给学生最贴心的教育

开展“爱生学校”项目伊始,明珠小学按照“中国爱生学校标准”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前测”。在将测试结果按性别分开统计后,老师们惊讶地发现,学校存在明显的“男孩危机”。“在31项前测指标中,男生有29项指标都低于女生。

针对前测中暴露出的“男孩问题”,明珠小学制定了一套“关注男孩”的教学方法。对于男孩的“学习困境”,学校设置跟踪档案,并进行“一对一补短”。老师平时有意识地给予男孩机会,上课多叫男孩发言。学校专门为其设置了不同的综合实践课,男孩学习围棋、抖空竹、机器人搭建等,女孩则开设家政、陶艺等课程。
 

天桥师资均衡

张萍:教师由“学校人”变为“区域人”实现师资均衡

自2010年开始,天桥区积极探索“区管校用”管理体制,即教师由学校人变为区域人,逐渐改变教师学校人的思维定势,实现区域教师良性流动的机制。 从2011年开始,新教师招聘均采用教育局统一发布招聘计划,统一组织招聘,招聘新教师录用后,公布学校招聘计划,由教师根据分数,自主选择学校,使教师从入行之初就建立区域人的概念。【详细】

天桥师资均衡

开通教师班车 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天桥区教育局多方筹措,开通了5条教师班车,为200多名教师北跨黄河提供了便利条件。据了解,自2009年以来,天桥区在加大黄河北农村学校硬件提升水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师资配置的均衡,先后为黄河北学校招聘新教师126人,派出98名支教教师、名优教师到黄河北支教。教师班车的开通,为这些支教教师以及在黄河北工作家住黄河南的教师,从根本上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条横穿天桥的黄河,也由"天堑"变成了"通途"。【详细】




创新机制激活师资 资源统一调配

“几年前,我校还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落后,生源流失严重。现在,我们的师资力量加强了,办学质量提高了,流失的学生越来越少。”近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台小学杏元校区,执行校长赵青告诉记者,“这一变化得益于天桥区大力推动的城乡教师流动工作,近几年不仅有美术、数学教师来校支教,还派出分管德育、教学的主任去优质学校‘取经’学习。”
 

天桥传统文化进校园

天桥区成为全国传统文化重点课题实验区

国家社科基金教与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为各课题实验授牌,天桥区成为全国传统文化重点课题实验区。【详细】

天桥传统文化进校园

张萍: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流于形式 要正确引导

“教育要培养民族魂灵、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 天桥区教育局局长张萍说她很欣赏这句话,认为它很好地诠释了教育培养目标中的“中国和世界”、“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提到传统文化进校园,张萍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进校园,关键是如何进校园的问题。 【详细】

天桥传统文化进校园

天桥区举行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节(组图)

2014年5月27日,天桥区首届中小学传统文化节在济南市汇文实验学校开幕。天桥区24所学校带来了传统腰鼓、射箭、竹竿舞、武术操、茶道、剪纸、书法、国粹京剧等一系列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示,给在场的区领导、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详细】




“妙剪生春”剪纸艺术进校园

来自济南市黄台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范佳秀告诉记者,她几个月前开始学习剪纸,一般以羊、马等动物为题材,利用课余时间练习。“现在很喜欢剪纸,剪得也越来越快,很有成就感。”范佳秀向记者展示着其“蝴蝶”剪纸作品说。

此次剪纸艺术比赛共分为学生小组合作创意剪纸、教师命题艺术剪纸展示、教师现场剪艺比赛、学生现场剪艺比赛、参展学校师生作品展示五个环节,旨在通过展示各校师生的剪纸作品,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灵感和兴趣爱好,把无数个感动和温暖的瞬间化成一张张剪纸凝结在手中一把小小的剪刀上。
 

天桥家长委员会

天桥区64所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成立

全区64所中小学、幼儿园分别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各学校分别设立班级、级部、校级三级梯度家委会,开展了“班级家委会星级达标、最赞星级家长评选、家长在课堂等活动。 【详细】

天桥家长委员会

天桥区聘120名群众为教育系统监督员 享有四大权

2014年5月23日,天桥区教育系统群众监督团及家长委员会成立。120名群众被聘请为教育系统群众监督员,64名家长组成了首届天桥区家长委员会。据了解,监督员团成员和家委会成员有教育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权和评议权四大权利,可以听取学校工作报告,监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就教育问题向教育局、学校及幼儿园提建议,还可以对学校工作及教职工评议。【详细】




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

2015年1月9日下午两点,天桥区家长委员会在天桥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四楼报告厅成功组织“天桥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讲座由区家委会会长崔亮主持。天桥区区家委会委员与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代表共计200人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讲座是天桥区家长委员会服务全区家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期区家委会将配合“天桥区家委会工作序列化-开设家长学校”具体工作部署,开展相应的家庭教育讲座,助力天桥教育家校工作向前发展。
张萍局长表示目前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三通两平台”,即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天桥教育系统也在科学地规划天桥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大环境下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争取从2015年到2018年建成全省领先的,能够符合天桥实际的,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良好的信息平台。【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