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柱”造

2

探索济职学院现代学徒制:打造中国自己的“世界级工匠”

采写/王颖  摄影/靳嘉文

  毕业的时候,王鹏飞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职业上的“五年计划”:当上班长。如今在费斯托气动有限公司工作不到两年,王鹏飞已经从一线的设备操作工被提升为Team Leader,负责班组的生产安排、员工考核、产品管理等工作,超额完成了自己的“宏图大计”。

  “大一的时候就跟费斯托签约了,企业比较看重‘学徒’出身的员工,所以一年多的时间就能做到TL的位置。公司也有普通学院招聘进来的员工,他们甚至都没有直接跟费斯托签订劳动合同。”王鹏飞至今还很庆幸自己当初参加了“双元制”教学,让自己赢在了起跑线上。

  学徒们的成长: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

                    德国工商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王鹏飞是济南职业学院中德技术学院2012级的学生,而“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正是济南职业学院对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探索。2015年,山东省教育厅遴选了20所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济南职业学院成为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早在2011年,济南职业学院便开始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探索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初见雏形。

  “‘双元制’就是德国的学徒制,可以说,本土化的‘双元制’就是我们的‘现代学徒制’,它们的理念是一样的,在形式上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济南职业学院中德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雅茹说道,“现代学徒制是整个职业院校探索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真正实行了双主体育人,加深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不再是浮于表面的合作。”

  作为第一批接触“双元制”教学的学徒,2011级的王稹稹是跟着培训基地一块成长起来的,“车间里的工作台、机床是跟着我们一起进培训中心的,我是冲着德企先进的工业机械制造报名的,想学到一技之长。作为学徒,我们比普通班更注重实训,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设备和最优秀的师资,知识和技能也学到的更多,可以说是VIP班。”王稹稹说,“除了技术,企业还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师傅给我们一个小课题,不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和自己的思考能力,这跟传统的应试教育不一样,跟传统的师傅口传心授的形式也不一样。经过这三年,我的软实力也得到了提高。现在的我自信、自律、严谨,还收获了师兄弟情……有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

                    学徒出身的王稹稹已经是一名兼职培训师

  如今王稹稹不仅是一名技师,还是一名兼职培训师,作为“过来人”,王稹稹能够体会到学弟学妹第一次到车间学习的不适应,也知道如何更好地讲解操作。“上课的时候要多做笔记,沉下心学习,像大树一样把根扎得深一些,以后才会枝繁叶茂。”

  2013级的胡钰欣是刚刚加入费斯托气动有限公司的“新鲜血液”,出徒之后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在这三年的学习里获益匪浅,“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在有限的三年里完成了两种人生体验,思维方式也变了很多。举个例子,以前想做一个工件,脑子里想好了就立马动手去做,现在我会先做好计划,把所有的步骤都罗列到一张纸上,准备工作做好,再根据这个计划书一步一步去做,这种严谨的思维定式让我很快的融入到企业里。”

  经过“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洗礼,已经出师的学徒们没有初入社会的迷茫,反而保持着学徒的严谨和好学,规划着自己的未来。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事业部经理了,这可不能让经理听到。”王鹏飞笑道,“能在这么优秀的德企工作,我是很幸运的。我现在还报了一个英语班,这对我以后在事业上的发展很有帮助。”

  而作为技工,王稹稹认为还是要靠技能说话,“打铁还需自身硬,我现在就是要多夯实基础,把自己的厚度堆积起来。”

  双元制的本土化探索:接地气的现代学徒制

                    中德技术学院实训车间

  中德技术学院是济南职业学院为探索实践“双元制”人才培养设立的二级学院,目前与9家外企、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简称“德商会上海代表处”、“AHK上海”)三方合作,由德商会上海代表处为学校和企业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实训体系、考试体系。学校和企业分担不同的教学任务,这种校企双元双岗的培养模式体现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本质,实现了在校学习与企业轮岗的工学交替常态化、深度化。

  张雅茹书记介绍,德商会上海代表处在负责教学质量的把控,监督学校和企业按照教学计划来培育人才。经过德商会上海代表处多年的本土化研究,已经探索出一个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即四六工学交替模式,学生第一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第二年开始四六工学交替,四周在学校学习理论,六周在企业实际操作,第三年下半年进入企业轮岗和顶岗实习。

  魏胜和王琳是济南职业学院中德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2015级的学生,二年级的他们对四六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深有体会,“学校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讲的理论知识会由浅入深,让我们更容易接受。师傅更注重动手操作,有针对性,学起来更贴近于实际,将技能不断强化,直到掌握,企业师傅在操作过程中理论没讲到那么仔细,这时候学校老师就会补充上来。”

  “四六工学交替是一种接地气的教学模式,学生把在学校学的理论在企业进行一个深度实践,回来以后再进行理论的巩固。”车君华副院长讲解教学模式,“每家企业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学生需要适应的内容不一样,学校和企业在这种四六周交替的模式里及时相互反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查漏补缺、提高能力。这种四六工学交替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保证了教学效果。”

  张雅茹书记介绍,结合山东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中德技术学院实施技能模块化教学,增加了德国济南考委会和AHK济南的职业技能支持委员会,学校、企业和德商会上海代表处每隔一个半月就会举行三方理事会,形成畅通的协商机制,探讨教学模式、实训方法的改进。“以学徒为核心,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真正实现了校企一体化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王琳在进行车削工作

  为期三年的培训,学生既要参加学院每学期以理论为主的学业考试,又要参加AHK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德国原版真题考试。考试全程由AHK监督把控考试质量,考试结束则由企业和学院考官共同组成的考委会集体流水作业,共同检测、评分,真正实现了教考分离。学徒只有同时获得了大专学历证书和德国国家认可的职业岗位资格证书,才算得上“出师”。

  魏胜说,学校里的理论考试是“基础知识关”,理论功底过硬,实际操作的时候才能懂得原理,而职业岗位资格证书是对技术的认可,实践占了大部分。“我们有两本德国的机械手册,这两本书是我们的宝书,所有的机械内容都涵盖到了。取得两个证书,就是说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都获得了认可。”

  车君华副院长说:“AHK证书是国际上都认可的,含金量非常高,接下来我们也会探索如何将AHK证书与中国的一些技工证书对接起来,提升中企对学徒的认同度,同时对在本土企业中推行现代学徒制,也是一个更好的促进。”

  “我们目前合作的企业有9家,都是顶尖的企业,比如德国CLAAS(科乐收)农机公司,在农业机械领域非常强。”车君华副院长非常自豪地说,“这个项目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不跟德企签约,凭借出色的能力,毕业之后也是非常抢手的。”

  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希望学徒青出于蓝

  费斯托气动有限公司是倡导双元制学徒培养模式的领跑者,在企业培训师的挑选上,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经过德国培训师职业资格的审查。费斯托气动有限公司的企业培训师李磊认为,企业师傅的技能和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要善于分享,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学徒,希望他们能早点青出于蓝,走的更远。”

                    李磊在给学徒们讲解操作

  谈到现代学徒制,李磊说,“我们自己培养的学徒比在其他院校中招聘来的的水平要好,经过学徒制的严格培训,学徒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知识的掌握、领悟力都很强,能切合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能更快的融入企业的生产。”

  每个企业培训师的培训内容是不同的,学徒分组轮流跟随不同的企业培训师学习,掌握的技能将更加全面。“学生是从零基础到合格的技师,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们对他们的培训也要比普通人的培训付出更多的心血。”李磊说。

                    6S管理模式下的物品摆放

  费斯托气动有限公司将企业的6S管理模式渗透车间、教室、宿舍里,帮助学生高效管理日常学习和生活,成为内化于心的素养,同时加深了学徒对企业的认同感。

  为中国本土教育探索: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德技术学院曾经邀请过一名德国专家来学校举办座谈会,座谈会上,学生向德国专家提问:“德国人的严谨态度世界闻名,请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德国专家很骄傲:“我们生来就有,这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

  德国专家的话让张雅茹书记感触颇深,专家走后,张雅茹对学生们说:“我们现在跟德企合作,不是为德企培养人才,是为了振兴我们自己的民族企业,把made in China变成made by China!我们祖辈传承中丢失的严谨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我希望从你们这一代开始,一代代传承下去。”

                    中德技术学院的实训车间

  文化土壤的差异成了推行现代学徒制最大的阻碍,张雅茹说:“我们跟德企合作,是因为学徒制是德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德企把人才培养视为企业的责任,愿意投入资金、精力去培养,而中企会认为人才培养出来是为他人做嫁衣,认为人才培养不是企业应该做的事情,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生产中去。”

  车君华副院长说,职业教育是要服务于整个区域发展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中德技术学院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职教集团,依托目前的合作企业,向区域内的企业引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的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持。

  “怎么把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标准化、模式化之后,可供其他学院借鉴,洋为中用,提升整个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考虑的。”张雅茹书记希望能将现代学徒制中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引进到其他学院去,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升级。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