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原总编辑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这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共和国同龄人,回顾60多年走过的人生历程,心情格外激动,因为在成长前行路上的每一步,都与长征精神的激励是分不开的。对于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阐释,但其中通过读毛泽东诗词而获得的感悟对我来说是最深刻的。 毛泽东的这些诗词的确是英勇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苦难辉煌的真实写照,是众志成城、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的高度浓缩,为我们深入解读长征和长征精神提供了鲜活教材。毛泽东的长征诗词艺术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作为已退的新闻媒体工作者,现在我的精力主要把山东省通俗文艺研究会的工作做好。研究会致力于山东通俗文艺资源的发掘、保护、传承和推广,为通俗文艺事业的发展搭建平台。“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弘扬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爱党为民,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社会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多尽些义务,以实际行动书写人生崭新的篇章。

山东政法学院教授、济南市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

我们小时候,在学校和课堂上,进行的有关长征的教育是非常多的,毛泽东那段著名的论断几乎人人会背,张口就来。尤其是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引用长征的故事,或者提到长征。再后来,又有了一个常用的说法,“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爬雪山过草地的形象和故事,既神圣又神秘,成为好几代人精神深处的印记。 这么多年过去了,长征成了我们心中磨灭不去的一种记忆。当年长征经过的一些地方,我陆陆续续也都去过,的确偏僻,的确艰难,的确令人心生崇敬之意。那时候的征途现在成了景区,那时候的战场现在成了观光之地。

然而,人生在改变,历史在移动,记忆在发酵,精神在传承。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有时候还会常常不经意地想起长征。我这一两年喜欢上了徒步,每天都要走公里以上,已经不算少了。可有一天,我忽然想起长征中的徒步,我大概一算,一年365天,一共走了25000里,平均每天68里地,也就是34公里。 现在想想,那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行走,前所未有的行走,成为几代人甚至更多人的记忆,似乎是一种必然,一种必须,一种自觉。 如果将来有更多的机会,去踏上长征经过的道路,去到长征经过或盘桓的地方,我会带着少年时候的记忆,怀着少年时候的梦想,走进那段历史,感受那次奇迹,体验一次刻骨铭心的旷世穿行。

供职于公安系统
红色文化研究学者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作家协会会员
曾出版《红色阅读笔记》
《学·习智慧--寻找实现梦想之路》等书

我喜欢研究历史和红色文化,先后写了《红色阅读笔记》、《学.习智慧》两本书,里面都谈到了长征,可以讲长征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军冲破百万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跨越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纵横14个省区,行程两万五千里,作战六百余次,用鲜血与生命谱写了波澜壮阔的英雄业绩和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弘扬长征精神,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卓越的思想政治工作造就了钢铁战士。 红军和国军任务都是打仗,国军不但装备好,而且每次打仗还有丰厚物质奖励。我们在荧屏上经常看到国军军官对着士兵们喊:“弟兄们,冲啊,拿下山头每人大洋十块。”为什么没钱没炮的红军总是表现出英勇无畏、不可战胜呢?原因很明了,红军虚功实做,综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持续不断地为每位红军充电。长征就是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强有力载体,它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灵魂的真实写照。我们的一切胜利,都可以在信仰和精神这里找到源头! 二是用大无畏英雄主义战胜困难。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从而洗除现实和心中的恐怖分子而修造的那个美好影像。长征的红军个个都是英雄,什么人间的困难他们都可以战胜。在没有棉衣烧酒情况下,红军可以翻过了一座座当地人都很难逾越的雪山。 长征中的红军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是通向西康藏区的党岭山。1936年2月中旬,四方面军南下遇挫后西进,不得不翻越终年积雪的折多山脉。党岭雪山号称“万年雪山”,横亘在丹巴、道孚之间,为折多山脉主峰,海拔5500米,上下山约200里,因此被称为红军长征中“在最寒冷的季节、爬得最高、路程最远”的行动。在高度严寒和极度缺氧中,有的人头晕目眩浑身无力,不自觉地停下来歇一歇,结果永远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沿途常见条状的雪堆,下面便是冻僵的红军战士的尸体。当时红军站到山顶时,向下看到了国民党的飞机,把飞机踩在脚下,何等的英雄气概! 三是用乐观的革命情怀走出一条人类奇迹之路。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带领红军不畏艰险,不怕强敌,冲破重重险阻,走出了一条人类奇迹之路,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以一篇脍炙人口的《七律•长征》著名诗篇,更是抒发了共产党人对长征的乐观主义情怀。 四是实事求是善于修正错误优良作风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长征使得实事求是思想深入人心。当发现了错误以后,我们党能够及时改正,在遵义会议上重新确定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就是实事求是的典范。 这个方面还有个人我们也不该忽视,这就是李德。正是由于他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并在长征初期付出惨重代价。他作为一名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同中国红军一起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实事求是的思想使他发生了转变。 1935年10月,李德随红军到达陕北。1939年8月李德离开延安返回莫斯科。作为长征的亲历者,李德对长征给予了积极评价。他认为,虽然长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从政治上看,仍然是中国红军的一次胜利。红军抵御了占有强大优势的敌军,突破了敌人的坚固阵地和重重包围,给敌人以数十次打击和成百次骚扰。红军行程1万多公里,翻过18座大山,渡过24条大河。这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功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军队的全体战士伟大的勇敢、坚韧的毅力和革命的热情的明证。 李德心服口服地说:我听了毛泽东的讲课。他很伟大,中国红军也很伟大! 长征精神在今天也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具体到一个人来说,如果你有了百折不挠、永不言败、勇往直前的这种精神,那么你就会创造出奇迹,很多的梦想都会变成现实。

网络媒体编辑

长征对于80后的我来说,是从教科书、连环画、电影电视中了解到的。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字,难!每当我想起长征,自己总是不由得惊叹,这么难、这么苦,这些红军战士,这些无产阶级革命者,是得有多强的信念、多大的毅力,才能完成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壮举。

我们新时代新青年,不仅不能忘却他们和他们的精神,更会用这种长征精神的坚韧、勇敢、执着来勉励自己,以身作则,从我做起。

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

我身上90后的特征比较明显,我们对于那个年代的记忆不是很深刻,但是通过长征80周年纪念,我们能领会到长征精神。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有故事、有思想的事情,在哔哩哔哩站上有一部《重生》的纪录片,讲的中国共产党大概是中共二大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那段艰难的经历。我很喜欢他的制作者是这样说的:“你把中共看成一个创业团队,他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伟大的成就。我就想心平气和的讲一讲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他,认识他们。”所以长征对我来说,可能就是那种艰苦卓绝不怕困难的信念。他们对于一种东西的信仰,是我们所不能及的,是我们要追求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定一个小目标,在高考取得一个好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是长征给我最大的收获。

高一在读学生

关于长征的历程,我会经常听爷爷奶奶说,他们总是很感慨的表达:长征的时候环境是那么的艰苦,吃菜根、吃皮带、吃树皮。我觉得那种东西也能吃感觉非常的不可思议。我作为一个00后,生活在一个已经富强起来的时期,已经体会不到那个时期那样的生活,除了感觉有点对它遥远之外,就是非常的敬佩在过草地、爬雪山那样的环境下,能走这么长的一段路,感觉非常的厉害。

关于长征,我最爱看纪录片,通过纪实的手法去体会长征、感受长征,这是我们00后去学习长征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