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与北京、天津以及冀中南地区都属于华北平原的自然地理范畴,在水土、生态等自然地理特征上具有更加明显的同一性,在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生态环境共育共保等方面具有更强的共同需求。尤其是在先天形成的地理内聚性基础上,德州与京津冀地区具有更为类似的文化习俗,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共同意识,并促进了人文联系。[详细]
德州的产业以新能源、新型制造业为主,能更好地承接北京、天津转移过来的企业,基本能与外迁企业实现无缝对接。2014年,德州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10大产业集群培植取得重大进展。[详细]
德州市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详细]
随着高铁开通和首都经济圈辐射扩容,德州在时空上和京津冀贴得更近,到北京70分钟,到天津42分钟,与河北有200公里的临界线。[详细]
以农业产出为例,德州常年粮食产量占山东省的六分之一。2014年,德州粮食生产实现 “十二连增,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详细]
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扎实开展生态水网、生态绿网、环境治理及蓝天工程,建设生态型农业、工业、旅游业,深入推进全市“治用保”治污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PM2.5均值达到70微克/立方米以下,蓝天白云天数占全年比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0%以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6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50%以上。
产业承接基地
德州市将建立专业招商队伍,按照“强链、延链、补链”的思路,制定产业延伸路线图,争取形成“主导产业→产业精准招商→产业集聚→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瞄准京津地区转移企业,力争每年引进京津区域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200亿元,每个县(市、区)至少有2个央企强企项目落户开工。
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提高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建设粮食、油料、畜禽、果蔬、酒品、木材加工等六大农产品供应基地。到2020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5亿斤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900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100万吨; “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证面积占食用农产品面积的60%以上,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全市建成5个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10个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10个大型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劳动力输送基地
将乐陵、宁津、庆云作为京津冀劳务输送重点区域,形成上下贯通、城乡一体的劳务输送网络。强化技能培训,力争每年对3.5万名劳动力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京津冀经济圈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2万人。
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围绕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技术项目集散地、技术交流合作中心、技术转移人才培训中心等,建设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市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和与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分别达到700家以上,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0%以上,每个县(市、区)建成一处科技创新创业园。
   河工大京津冀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
德州纳入京津冀发展规划,其意义不仅局限在一个城市,或单独的某个区域。他分析,德州纳入京津冀发展规划,有可能是国家为整个环渤海经济带发展所做的前期准备。今后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不排除吸收其他“外来”城市的可能性。[详细]
             其他专家
也有专家认为尽管德州主要功能之一是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德州处于“京津冀”最外围,未来应根据城市禀赋、自身优势承接产业、错位发展。“京津冀”都市圈雾霾肆虐、污染严重,急需绿色环保产业的救赎。德州加入“京津冀”都市圈、承接产业转移,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聚这一产业,做大做强。中关村德州创业创新学院院长徐斌认为,把技术通过在北京协同创新以后,在德州孵化、转化、产业化甚至去交易,充分发挥两地的优势,叫做北京市开花、德州结果。[详细]
山东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李少星
纳入规划只是一个开始,在今后德州应该通过有效的作为,让中央、让两市一省认识到缺少了德州,区域产业链条就会不完整,科技成果转化就没那么有效率,农产品会存在缺口,劳动力保障水平就没那么高,生态环境保育目标就不能及时完成,等等。只有这样,德州才能真正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详细]
  国家一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推动跨行政区的协同发展。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获得中央前所未有的重视,动员了大量的行政和政治资源。在我国国情背景下,其未来成效大家持较乐观态度,其意义和影响也并不局限在一时一地。

从京津冀地区层面来看,这次协同发展已经真正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这次能够把德州纳入协同范围,为京津冀地区各类功能的合理布局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而更好地满足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详细]

在德州市的层面上,其影响更为直接、全面和重大。德州市委工作人员表示,通州升级为北京行政副中心,保定已被纳入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而德州“一区四基地”的定位势必会对德州对整个京津冀产生深远的影响,“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影响,还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