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济南失地农民心声:手握几十万拆迁款 但缺安全感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8年前,济南东部草山岭小区还是片村庄,现在已是高楼林立;3年前,西部的大金庄村民拿到了大金新苑小区的新房钥匙。”  创业赔了、劲头也没了,小区里不少人思想也变得消极,经常有人凑在一起打牌、打麻将,也不再愿意出去闯荡。

济南失地农民住楼房怀念土地手里有钱但缺安全感

草山岭小区

原标题:济南失地农民住楼房怀念土地 手里有钱但缺安全感

8年前,济南东部草山岭小区还是片村庄,现在已是高楼林立;3年前,西部的大金庄村民拿到了大金新苑小区的新房钥匙。从此,这里的居民也有了一个专属于他们的名字:失地农民。

在外人看来,他们有房:拆迁补的房子;他们有钱:拆迁补偿款。但在他们看来,住进了楼房却又怀念曾经的土地,手里有钱了却少了安全感。近日,记者走近失地农民这个区别于农民却又不同于城市居民的群体,听他们讲述内心感受。

感受一

不善投资 高利贷让几十万的补偿款打了水漂

从龙奥大厦向南而行,是当地回迁小区锦屏家园,龙洞村失地农民现在的家园。2006年,这里开始拆迁征地,当时村民确实分得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村民李斌(化名)回忆,每个人分了三四十万元,按照一家四口算,能分上百万元补偿款,加上分的房子,不少村民可以说是一夜暴富。然而,手里的钱多了,却不知道该怎么投资,有的人买豪车,甚至买好几辆。还有的人放高利贷,但没想到有人几十万的补偿款打了水漂。

“放高利贷被骗了,几十万元的钱都没了。”9月下旬的一天,李斌回忆,在他看来,当时拿在手里的钱确实是一笔巨款,都不知道怎么花,存在银行觉得利息低,想投资希望能“钱生钱”,但又什么都不懂,跟着别人放起了高利贷,没想到血本无归。李斌现在已不愿提及这段失败的经历。而像李斌一样大笔的钱因民间借贷而血本无归的人并不在少数。钱没了,他们心里郁闷,甚至不愿再外出打工。

小区一名居民告诉记者,现在已经过了投资热的劲头,大多数人都采取了保险的做法,宁可把钱存在银行,即使利息低,也觉得心里踏实。

感受二

也想创业买挖掘机干工程 却难以讨要工程款

锦屏家园小区的刘如松(化名)今年38岁,他曾将手中的钱购置了挖掘机,但现在已经全都变卖了。“前几天很多人买机械干工程,起初也挺挣钱,但后来就不行了。”刘如松说,起初分了房子分了钱时,他也想卯足劲踏踏实实干点事。当时有人用钱买了房子,有人用钱买了车,他都没有动心。“但干着干着就觉得不行了。”刘如松说,干工程很挣钱,但却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要工程款的时候总是很难。加上很多人都购置了机械干工程,活也变少了,机械闲置的时间越来越多,后来只能变卖了。

他说,有时想创业干点别的,可也没门路,想干点“体面活”却又没学历没技能,只能闲在家里。也有买机械干工程成功的,但毕竟都是少数,“想干成点事真没那么容易。”

创业赔了、劲头也没了,小区里不少人思想也变得消极,经常有人凑在一起打牌、打麻将,也不再愿意出去闯荡。

感受三

内心知足当保安 每月1500元也觉得比以前好

9月底一天,北胡村村民杨强康正在值班,他是回迁后小区保安班班长,上班时间为上12小时歇24小时。他说,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杨强康今年41 岁,一家五口人,孩子还在上学,妻子在龙奥做保洁工作。北胡村2014年5月9日正式回迁,村里拆迁补偿房子,他有了3套房,一套面积最大的房子他留着和 老人一起住,另外两套120平方米和90平方米的房子他打算装修一下租出去。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现在家里的收入来源总共四块:村里的补偿款,今年每户每口人分5900元,这是分的第13年了,每年增加100元;他做保安、妻 子做保洁每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租房的收入;过年过节村里发的过节费。“主要收入是干工程,4个月之前还在工地干工程。”杨强康说,去年他在工地上干 了8个月,十分辛苦,这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说起现在的生活,人到中年的杨强康很知足,他说和以前相比,现在的生活舒适多了,人不能不知足,知足才能常乐。

感受四

怀念土地 没了土地总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

家住草山岭小区的王亮(化名)经常站在自家阳台张望,这里林立的高楼,曾经就是他的村庄。

走进王亮家,有不少花花草草。他说,2006年这里进行旧村改造,盖起了20栋楼,共有1500余口人,原来的村庄不见了,家家户户都住进了高楼,每年还能领到补偿款,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他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50多岁的人了,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孩子。”王亮说,他的年龄已很难找到合适工作,现在不上班,就照看外孙,总觉得自己年龄不算大,却不再工作了,觉得很失落。“其实以前村里的地也不多,每家只有几分地,但觉得心里踏实。”王亮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却没有了土地,感觉祖祖辈辈依赖的“根”突然就没了。他说,虽然现在衣食无忧了,但却很为将来担忧。失地农民的土地没了,要是再没有一技之长,仅仅靠着补偿款养老的话,真让人担心。

而大金新苑57岁的居民耿勤芝告诉记者,原来住在村里,尽管条件不如住楼房好,但却自由自在,现在条件确实好了,家里有着200平方米的房子,但却觉得以后的路不知道该咋走。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失地农民 补偿款 房子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