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济南援藏工作二十年巡礼:泉润高原 雪域涅槃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通过20年的援藏,济南对口支援的白朗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份嘱托,传递的是济南市上下对对口援藏工作的鼎力支持,寄托的是济南对白朗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祝愿。在一到七批援藏干部的心手相传下,济南援藏旗帜将在雪域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普次仁老人退休前的职务是白朗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最开始的第一批到现在的第七批济南援藏干部都共过事,见证了济南援藏干部在白朗的辛勤付出。

“风风雨雨20年,济南援藏干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省工作要求,为白朗带来内地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带来新发展、新变化、新突破和新景象。”

20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援藏工作,先后派出7批、44名援藏干部赴白朗支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济南对口支援项目186个,投入资金和物资3.1亿元,为白朗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肝胆相照、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一幕幕感人场景。时至今日,翟军都能清晰记得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对第七批援藏干部的嘱托——思想上与中央、自治区、地委保持一致;与当地干部融洽相处,开展好工作;注意身体、保证安全。

这份嘱托,传递的是济南市上下对对口援藏工作的鼎力支持,寄托的是济南对白朗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祝愿。

每一批援藏干部都是带着类似的嘱托上高原、进雪域、跨河谷。

没有到过青藏高原的人可能对高原反应没有直观的感受。从平均海拔49米的济南来到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白朗县,气压、气候的改变往往给人的身体带来不小的压力。

自1995年以来,每一批援藏干部初到雪域高原都会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头重脚轻、难以入眠。但与白朗广大干部群众求发展、求突破、求提升的迫切愿望相比,再强烈的高原反应也不是问题。

白朗与内地的差异是比较大的,经济结构、社会治

 

理、风土人情和工作方式方法等都不尽相同。几乎每名刚刚踏上白朗这片热土的援藏干部都要花几个月时间,到各乡镇、部门、村居及部队等,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确定科学有效的援藏工作总体思路。颇为有意思的是,从第一批援藏工作“一个原则、三个结合、三个为主、五个有利于”的总体思路,到第七批援藏工作“12345”的总体思路,济南援藏工作思路与数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就是在这些植根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工作思路的指导下,大批援藏资金、项目落地、生根、发芽,成长为支撑白朗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支柱。

蜕变。行走在白朗县的济南大街上,宽阔平整的路面、两旁既现代化又别具藏族特色的建筑引人驻足。城市的变化,凸显出白朗经济实力的飞速增长。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烙上了鲜明的济南印章。

济南大街的变化只是近20年白朗县经济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

驱车,从日喀则沿着日江公路一路向南。一进入白朗县境内,路两旁田地里的塑料大棚忽然多了起来。白色的大棚、绿色的青稞田、黄色的油菜花和远处土黄色的山峰,叠加在一起,相映成趣。

白色大棚是蔬菜大棚。可谁曾想到,这种在内地常见的大棚搁在20年前的白朗还是个稀罕物。这还是来自济南的第二批援藏干部,给白朗引进的大棚蔬菜种植经验,投资建设极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蔬菜大棚和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园。十几年后,这些蔬菜大棚已经成为白朗县农牧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满眼的白色蔬菜大棚只是白朗县迎接远方来客的“伴手礼”。继续沿着日江公路向南,在觉如村以北,你会驶过一个在建的项目工地。西藏的夏季是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工地上的藏族及汉族工人正紧张地赶着工期。

熟悉白朗县境内路况的老司机珠扎说,这里曾经是一个建筑垃圾堆放点,来来往往的车辆一进入白朗县城就能看到这些醒目的垃圾堆。如今,垃圾堆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第七批援藏干部入藏后推动的一项重点市政工程项目。第七批援藏干部、白朗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田俊林说:“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一个休闲公园和标志性景观节点。”

城市文明进化的根本动因是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

援藏20年,七批援藏干部都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倾力打造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

白朗蔬菜产业经过济南援藏干部持续16年的精心培育,已经形成了“天域绿”这一知名品牌、蔬菜协会这一经济组织、“蔬菜采摘节”这一销售载体。特别是白朗农业科技园区,已经成为西藏唯一的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2013年,白朗产的蔬菜产量已经达到7513.7万斤。

白朗龙头企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最好的20年。在国家、山东省、济南市各级扶持资金的帮助下,绿色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康桑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旺达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发展。

青稞高产创建示范区、传统民族手工业园区、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

这些都是对口援藏从“输血”到“造血”转变的佐证。

蜕变,源自改革创新、积极有为、尽力而为。济南援藏干部没有辜负重托。

铭记。白朗的变化,感受最深的还是广大藏族群众。小到餐桌上种类繁多的蔬菜,大到整洁明亮的县城、闻名全藏的民营企业,藏族群众对身边的变化铭记于心,对济南援藏干部铭记于心。

夏季,内地常见消暑水果西瓜其实原本在西藏极为少见。

正是大棚技术的应用推广,让白朗产的西瓜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夏

 

季,当你行驶在白朗县境内的日江公路上,一定会发现路两旁有不少摆摊卖西瓜的农民群众。6元一斤的西瓜价格听上去略贵,可尝尝买来的西瓜就会发现物有所值。

内地先进种植技术的应用推广深深改变着白朗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青稞是西藏的标志性农作物。农作物没有水灌溉可不行,可偏偏白朗县嘎东镇的宗萨水渠每年都“罢工”,影响周边1.5万亩青稞田的灌溉。第七批援藏干部、白朗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李强说:“经过深入调研,这条水渠完全可以通过整治提升来发挥其最大效用。今年4月底,工程赶在春播前投入使用,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

已经来到白朗14年的济南菜农张际明是这里的蔬菜种植技术“一把手”,对于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带来的变化有着更深的感触。“14年前,这里的农牧民没有种菜、卖菜的习惯。如今,路两旁随处可见种植户们摆摊售卖自己的劳动果实。”14年前,这里最常见的蔬菜只有土豆、萝卜等几种,如今白朗的西红柿、辣椒、白菜、西瓜等果蔬已经闻名全藏。第七批援藏干部、白朗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士强说:“我们已经着手引进火龙果、树莓等高端水果品种,让藏族群众也能吃上内地的高品质水果。”

在白朗县城中心,有一座设施完备的青少年活动中心,15岁的普赤和16岁的拉普最喜欢到这里来上体育课。“这里设施很新,可以接触到很多在学校接触不到的活动内容。”这对情同手足的小姐妹心之向往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援藏的重点工程之一。从选址到建设,活动中心备受白朗县的学生家长关注。

藏区,医疗卫生设施的落后和诊疗水平的薄弱困扰着藏族群众。在济南援藏干部的帮助下,白朗卫生服务中心住院部得以修建,双层螺旋CT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得以服务藏族群众,22名学科带头人到白朗县卫生服务中心任职,带来了高水平诊疗服务。

……

细数变化,不胜枚举。能够让广大藏族群众铭记于心,在白朗奉献热血青春的济南援藏干部知足了。

希望。一代代济南援藏干部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白朗的土地上,一步一步改写援藏工作的新高度。希望的火种在他们手中传递,白朗未来的种种美好让人憧憬。

对口援藏不是一时之举,而是一场考验耐力和意志力的马拉松。

在这场千帆竞发般的竞逐中,济南援藏干部凭借自己的韧劲和执着领先半个身位。

来自天下第一泉畔的叮咛细语,雪域高原上千年冰川的雄壮高歌,就这样有了紧密的联系。

连绵起伏的雪域高山阻不断济藏情深,奔流而去的雅鲁藏布江水割不断儿女情长。20年的血肉联系,让济南决心与白朗携手并肩、共创美好。

第七批,并不是远途中最后一个加油站,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在一到七批援藏干部的心手相传下,济南援藏旗帜将在雪域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宋佳]

标签:援藏干部 高原反应 白朗县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