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海同:博采神会境独出


来源:凤凰网山东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未曾谋面之前,经常有人向我提及张海同和他的书法,几乎众口一词,全是“正能量”。这使我对他的期待渐次增高,急欲一见的想

海同是个沉实安静的人。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那种极端自恋的啸嚷,其实是外强中干者的自饰,是浅薄、空虚、自卑的外化。这很容易地就让我想起了一副稔熟的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与之相反,海同是一个籽粒饱满的谷穗,总是谦虚地低着头。酒场上,他不擅饮,不多言,一直非常平静地看取眼前的一切。酒气烟雾中,对那些连基本书写范式都不过关却喧呼着要搞书法个展的人,他只一笑置之,并无愤烈的抨击。而他自己虽然诸体皆工,但从来也没搞过一次个展。不是没有条件,也不是羞于此道,而是在认为自己的书学尚未达到应有水平的情况下,对那种外在的热闹阔大场面的天然推拒。此种心境和襟怀,显现的是一种真诚的大度和淡泊,是一种静水流深般的谦谨与平和。

海同是个聪慧勤勉的人。一般而言,无论哪种门类,要想取得成功,都离不开聪慧和勤勉两个因素,纵非如此,它们至少也为成功提供了机遇。刚届而立之年,海同就是一所大学的书法专职教师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修德固然重要,也是前提和根本。但作为一名书法教师,如果不谙书道,没能掌握书学的一整套本领,纵然德高如山,也是枉然。海同深晓此理,于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就成了他攀登书山、泛舟书海的形象化写照。临习,揣度,从技法到书理,层层演进,步步提升。真草隶篆各自的特性,及体式之间的承继性、渗透性和兼容性,体察到并熟练地把握它,是颇费体力和心力的。可以想见,在一个个清寂的夜晚,海同从读帖的沉迷中醒来,趟过一地草纸,遥望窗外满天的星月,以手击额,遽然彻悟,境界全新,又是一重天。——对海同而言,勤中悟道,自是常态。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张海同 博采神会境 资料图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