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香港家族银行没落:并购面临水土不服


来源:上海证券报

随着华侨银行384亿港元私有化香港永亨银行,曾经风光无限的香港本地家族银行仅剩东亚银行和大新系。而此次永亨银行被收购后,香港本地银行只剩下大新系的大新银行、大新金融,以及规模较大的东亚银行集团。

原标题:香港家族银行没落:并购面临水土不服

随着华侨银行384亿港元私有化香港永亨银行,曾经风光无限的香港本地家族银行仅剩东亚银行和大新系。

对香港本地家族银行的没落,分析人士这样认为,一方面,香港家族银行盈利承压、转型尴尬,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内地和境外机构出于“借道香港、快速打通内外市场”的需要,希望借助香港本地银行。

借永亨进入大中华商业圈

截至7月29日下午四点整,华侨银行累计从要约承诺人股东、额外承诺人股东和销售股东处购得300731090股,占永亨银行已发行股本的97.52%,符合强制收购的持股条件。按照香港《公司条例》,即时撤消永亨银行的上市地位,强制收购其剩余的所有股份。

该交易以每股125港元、对应2倍PB、总作价384.28亿港元,成为近期轰动亚洲金融市场的一宗大型银行并购案。

“这样可以借道永亨银行在中国香港、内地、澳门的网络,进一步拓展大中华市场,同时,绕开繁琐的监管审批手续、外资收购内地银行持股比例上限限制。”某外资行资深人士分析道。

华侨银行行政总裁钱乃骥也表示:“永亨为华侨银行提供了进入大中华商业圈的巨大便利,而永亨的现有客户也能将自己的业务拓展至东南亚市场。从今天开始,华侨银行于永亨的整合将驶入‘快车道’。”

据了解,在私有化永亨银行之后,根据华侨银行此前制定的大中华战略,将形成华侨银行(中国)、永亨银行和新加坡银行的“三驾马车”格局。同时,借助永亨银行在珠三角、香港、澳门70间分支网点的优势,华侨银行将主攻中小企业、跨境贸易融资和私人银行业务。

东亚银行也难保

继永亨银行被收购之后,香港本地银行仅剩东亚和大新系,市场人士猜测,由于“在香港、内地网点多,但股权分散”,“东亚银行成为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被收购对象”。

事实上,自金融危机以来,香港本地银行渐趋没落,陆续面临被收购命运。

2008年招商银行以193亿港元收购永隆银行,招行当时给出的2.91倍PB被认为是“近乎天价”的收购。当时被认为是亚洲七年来最大的银行并购案。2013年,广东大型国企越秀集团,宣布收购廖创兴家族的创兴银行,作价116.44亿元,扣除物业账面值等因素,约合2.08倍PB。

而此次永亨银行被收购后,香港本地银行只剩下大新系的大新银行、大新金融,以及规模较大的东亚银行集团。

而自金融危机以来,有关东亚银行被马来西亚国浩集团等收购的消息就已层出不穷。今年2月,东亚银行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国宝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称,有机构接洽过东亚银行的收购事宜,如果以3-4倍市净率收购,一定会考虑。

对于香港本地家族银行越来越少的原因,李国宝认为,银行面临的监管增多,且家族银行很难与中资行竞争。

并购面临水土不服

一家香港市场占有率较大银行的人士告诉记者,自2001年香港利率自由化之后,利差收窄使得银行盈利能力承压,而金融危机又让能增加中间收入的理财业务面临严格监管。而且,“对于本地银行来说,在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领域转型又比较艰难”。

而香港本地家族银行被中外机构看重的原因,上述香港银行业人士认为,一方面,香港可以作为进入内地市场的“窗口”,且法治体系成熟、市场交易活跃,更容易实现完全控股的目的,能够通过这些银行现有在内地市场的网络实现“快速进入”。

“而中资银行、企业收购香港的银行,则是出于‘走出去’的目的,是把香港作为一个对外拓展业务的‘桥头堡’。”该人士称。

然而,即便完成并购,后期整合能否成功,能否实现协同效应,对于银行来说仍是巨大考验。招行对永隆整合最初就提出了长达五年的规划。

对于此次华侨收购永亨银行,有投行分析师就表示,“很难看到收购永亨的交易能够在3至5年产生两位数的投资回报。缺乏明显的成本协同效益意味着,永亨银行的利润增长更多地将依赖于华侨银行所能实现的收入协同效益。”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香港银行业 永亨 华侨银行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