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有温度 | 才能产生效果』

2022.4.1 第46期 作者:宋传杰

今天是April 1st,农历是三月初一。

看了一下黄历,除了安门之外、诸事皆宜。嗯,是个好日子!

昨天上午,省政协在济南召开2022年度第一次月度协商会。

本次协商的主题是“推进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由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牵头实施。

我应约以「省政协原常委、特聘专家」的身份参加。可能因为中小学停课的原因,比预定计划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到了会场。放下背囊,走去大明湖里散散步吧!

(景色不错!如果天空再通透点,就更美了!)

协商会由省政协主席葛慧君主持,孙继业、于国安、王修林、刘均刚、孙述涛等省领导参加。刘均刚和14位委员、专家学者先后发言。

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作主题发言时说,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2022年协商计划,省政协围绕“推进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开展了广泛性、多形式调研。调研组认为,我省推进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具备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工作基础。委员们建议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抓住关键,推动生育友好、养育友好、教育友好,共赴“友好”未来。

大家围绕解决好育龄人口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做好生育政策衔接、延长产假、增加育儿假、发放生育补贴、健全多元化托幼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省妇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同志和大家互动交流。

下面是我的发言稿。

由于限定了每人五分钟,所以,就只能说这么多了。完整的想法都在《育儿友好?非常好!但,远远不够好!》里了。

昨天,一位乡村老友看到山东新闻联播里报道这次月度协商会的情况,遂留言说:

三个孩子都是宝,

不管闺女还是小,

父母有病三班倒,

亲情凝聚压力小。

(注:小,山东方言,小子的意思)

后来,还怕我不理解,又补充说出了60后、70后这两代人的心声:

我信奉有人有世界,孩子还是多生一个好,相互帮衬有亲情,孝敬父母压力小。我庆幸在艰难困苦中养大三个孩子,他们虽不成才道也很是争气。为此我的父母也付出很大的心血。现在儿子和儿妻想要三胎,俺老两口有信心有能力帮助他们把孩子带大,吃好不敢说,吃饱还是能做到的。路是人走出来的,他们早晚都要独立。只有自己奋斗才是他们人生的辉煌。

另有两位80后留言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意见:

一位说:

诚哉斯言:我对这个世界的唯一不满,就是总是让懂事的人承受更多。只有安置好配合计划生育的老一代,才能激励出响应多孩号召的新一代。

另一位说:

生孩子这个问题,我觉得顺其自然比较好,生之前大部分人是没有理性思考的……真要思考,也控制不了结果;控制了结果,也保证不了质量;保证了质量,也改变不了环境;改变了环境,也阻止不了战争……所以顺其自然,顺应天道、人道,尊重下人的权利吧。

我只能对第一个说,最懂独生子女父母者,非你莫属。

说到这里,不能不重复昨天现场说过的话:

那段时间相对最长,近40年,相关政策迭代变化最频繁、政策的利好衰减的最严重,影响面最大,产生的认知沉淀最多,是时代留下的一个结。有的人有很错误的认识,认为国人记性差、忘性大,记吃不记打 、给点眼前的利益就能达到「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效果,不必纠结。我想说,在大政方针、关键问题上利用人性弱点的做法是完全靠不住的。

这是常识所在。我说的,是基于常识的人话。如果非要利用人性弱点做缺德事,真的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

昨天晚上与一拨友人讨论,现在国家是不是把「造人」放在了比「造车、造路、造桥、造地铁、造高楼大厦」更重要的地位了?如果是,钱根本不是问题!

「养儿育女人性使然,人口红利己成过去。国家发展丞需增加人口,号召多生多育,但当前社会生儿育女陷入困境,生不起养不起是根本原因。若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此题永远难解。」

一位城里的老同志如是说。

想想那么多政府融资平台,不都是自己没有钱去借银行的钱来投资吗(当然,银行的钱也是从中央央行、客户存款那儿借来的)?

再说个人和家庭。可以贷款买房、买车吧?特别是贷款买车,从买到手的第一天开始就快速贬值。那为什么不能贷款养孩子呢?孩子可是越养越值钱啊!关键是中央政府有没有政策、要求金融系统研究设计服务育儿的金融产品了,比如商业银行或政策银行是不是可以提供“育儿贷”?

这是个馊主意吗?也不见得吧!以前是没有,今后呢?国外有没有?有,可以模仿+创新;没有,那就更好了,我们又有了一个可以领先世界、为世界指明方向的领域。何乐而不为呢?

请金融家、银行家们看过来!看看谁能在「育儿」和人口国策上发挥出重要作用!

宋传杰

宋传杰,资深金融IT工程师,昵称coolbuddy,爱码字的理工男。SEI学士、SPU硕士,CEIBS硕士,SUNY@SB AIMP文凭。九三学社社员(2002~2017年期间任省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曾任省级政协委员20年(其中后15年为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益农融商●公益扶贫』项目首席顾问。爱好“探知、读书、徒步、拍照”,乐享“饮食、茶、咖啡”,喜将“所见、所闻、所思”磋为文字,先后在微信公众号《宋老随笔》和凤凰网山东专栏《老宋漫语》播文至今,以飨读者。

凤凰网山东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