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靠谱的科普之消化疾病篇》再版发布会在济南举行。此次发布会汇聚了医学界权威专家、媒体代表及热心读者,共同见证这本旨在“破谣言、解疑惑、护健康”的精品科普图书焕新面世,成为健康中国战略中“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的一场生动实践。
发布会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高级编审、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播学会马莉秘书长主持。山东省立医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卫健委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秦成勇教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翠萍教授,济南市急救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徐晓旸教授,以及本书主编、硕士生导师高峰玉教授等重量级嘉宾莅临现场。
《靠谱的科普之消化疾病篇》自2024年7月首版面世以来,凭借其“通俗易懂的语言、科学严谨的内容”,迅速成为公众了解消化疾病健康知识的重要指南,在第七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于2025年5月再版。
发布会上,高峰玉教授结合书名“靠谱”的释义,直指信息爆炸时代科普渠道匮乏、医患信任缺失及科普形式单一三大痛点。他回顾了过往“绿豆茄子治百病”等“不靠谱科普”的沉痛教训,强调在信息洪流中坚守科学底线、传播权威知识的重要性。
高峰玉教授表示,《靠谱的科普之消化疾病篇》及其所属丛书的诞生,正是团队以原创性科普图画绘制为核心创新点,致力于将复杂医学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视觉语言,为大众提供真正“靠谱”、能“挨边”科学情理的健康知识,于“润物无声”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该书精准聚焦“十人九胃”、脾胃为“后天之本”的普遍健康关切。高峰玉教授进一步介绍,新版图书延续了“图文并茂、案例鲜活、语言通俗”的特色,系统覆盖食管、贲门、胃、小肠、结肠、肝胆、胰腺等消化系统全链条疾病,以科学视角解答大众困惑。
例如:胃肠是“有感情的器官”吗?鱼刺卡喉,吞饭团真的可行?面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亲人夹菜,如何应对……该书通过接地气的解读,为公众揭开消化疾病的神秘面纱,提供科学实用的行动指南。
许翠萍副院长指出,丛书的创作初衷响应国家“大健康”战略,落实《“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法规的要求,推动医学发展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力求让公众“少得病、晚得病,得了病后知道怎么办”。
秦成勇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该书价值和意义:在信息鱼龙混杂的当下,由权威专家团队打造的“靠谱科普”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改善医患关系、支持公共卫生政策落地的关键一环。他特别指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具备科学认知能有效减少恐慌,维护社会稳定,而该书正是惠及大众、患者及基层医生的宝贵知识源泉。
发布会设置了媒体采访环节。现场,记者就“消化疾病科普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角色”“‘靠谱的科普’丛书未来规划及篇目”以及“急救知识科普的迫切性与《急救篇》的创作初衷”等话题与与会嘉宾进行深度交流,凸显社会各界对高质量医学科普的共同期待。
再版不是终点,而是健康传播的新起点。最后,主创团队向读者代表签名赠书,将科学健康的火种传递至更多公众手中。
当科普书籍成为家庭必备,当医学知识化作生活常识,全民健康的基石将更加稳固。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靠谱的科普”理念在齐鲁大地乃至全国进一步扎根,同时《靠谱的科普之消化疾病篇》的再版也为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加坚实的专业力量。
据了解,《靠谱的科普之消化疾病篇》已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大书店及主流电商平台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