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揭秘枣庄滕州小麦丰收背后的科技密码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揭秘枣庄滕州小麦丰收背后的科技密码

眼下,在滕州市洪绪镇夏收、夏种、夏管正快速推进,农户们抢抓时机、因地制宜,依托科技力量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夏日的阳光洒在洪绪镇郝洼村的田野上,收割机和播种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农户们正抢抓农时,进行小麦收割和玉米播种的三夏作业。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田间多了许多“新面孔”——智能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仪、虫情测报灯等设备遍布田间,构成了一套覆盖1万多亩土地的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这是滕州市洪绪镇高标准农田郝洼基地,标志着农田管理迈入数字化管理时代。

虽然洪绪镇郝洼村的播种才刚开始,但智慧农业系统已经全面启动,为今年的生产保驾护航,通过智慧农业系统的土壤墒情监测仪,能实时反馈土壤水分和肥力数据,帮助农户科学决策灌溉和施肥时机。

据了解,该智慧农业系统由水肥一体化灌溉和物联网监测两大板块组成,涵盖气象监测、苗情监控、智能虫情预警等功能。通过部署在田间的传感器和摄像头,管理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大屏或手机APP上实时查看田间情况,实现远程精准管理。

智慧农业系统这种“天上有云(数据平台)、地上有网(传感设备)、田里有智(智能终端)”的模式,让玉米种植进入精准时代。通过精准管理,每亩地可节水50%~80%、节肥20%,同时提高产量10%以上,综合效益显著提升。目前我镇小麦种植面积达2.4万亩,截至目前,已收获2.2万亩,完成收割进度92%。已完成玉米播种1.2万亩。

眼下,洪绪镇郝洼村的播种工作仍在继续,而田间的智慧设备已开始默默收集数据,为接下来的田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这片黄土地上的夏耕图景,正因科技而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