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潍坊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向全市发出了教育强市建设的动员令和冲锋号。大会要求,要聚焦“人民满意”塑强教育体系,打造一批生动可感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场景。4月8日,大会召开的第二天,潍坊市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春季分享会举行。这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一种不约而同的责任感和不谋而合的使命感。
活动当天,学校敞开怀抱,把家长和专家请进来,以艺术展演呈现育人成果,以专题分享碰撞教育智慧,用课程创新链接社会资源,全景解码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范式,吸引了众多教育同行参与,一起碰撞家校社协同育人智慧,重构教育边界,共造星海愿景。
面向广大家长,活动通过八场专题分享构建育人新生态的圣卓实践。从校长顶层设计到年级、班级、家委会的创新实践,从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家长精进阅读模式到教联体资源整合,立体呈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方法论。活动现场授予10个“学习型家庭”、5家“突出贡献卓越教联体”荣誉称号,并为5家新晋教联体单位授牌。现场还举行了“万千家庭读《论语》”启动仪式。
同时,18个特色课程在校园同步绽放,从中国茶艺到西藏骑行,从木版年画到中华武术,从中美贸易到管弦乐,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程为孩子们带来别样体验和独特体验,而这些课程的授课老师都是学生家长。家长真正参与到育人实践中,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让家长更加理解教师,更加尊重育人规律。
潍坊市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校长董春玲以《目标引领,共筑教育强国梦》为题,对学校校家社协同育人顶层设计进行了介绍。学校方面,圣卓以“卓越品质、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为目标,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实施全过程目标管理,通过学科班长制、学习小组互助,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让每个孩子在目标引领下成长为有责任感的民族复兴担当者。家庭方面,推动“书香家庭”建设,开设家长学校课程,倡导父母成为孩子的“精神领袖”,通过评选“学习型家庭”、举办家庭文化主题活动,引导家长扣好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建立家庭文化馆,收录家庭建设故事,让家庭成为终身成长的学校,以小家带动社区文明。社会方面,整合社会资源,拓展5处研学基地,联动街道、社区开展“万千家庭读《论语》”等活动。成立“家校社共育爱心社”,邀请志愿者参与义教、义诊,鼓励家庭反哺学校。学校联合23家教联体,打造“社会大学”,通过实践让孩子们“知家乡、爱中国、看世界”,在经典与现代交融中厚植生命能量。
近年来,潍坊市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创新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生态,通过三大工程实现了教育共同体的深度融合。一是平台筑基工程,打造“父母成长”体系,累计举办父母大课堂300余期,培养家庭教育讲师120余名;二是课程共创工程,创新开发家长校本课程15门;三是榜样浸润工程,630位家长登上"圣卓讲坛"开展父母大讲堂,组建12个家长导师工作室,家长年均驻校服务时长突破4000小时。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共育机制,真正实现了“教育同心圆”的育人愿景,让每个家庭都成为照亮孩子未来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