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目及之处皆是发展热土、扑面而来皆是热辣滚烫。济南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上——
走在前站排头 挑大梁担大任
当2025年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射大地,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掀开了新的一页。
新征程新挑战,各城各域、各行各业必须干字当头、奋发进取。
大省重任在肩,中央对山东寄予厚望。
山东挑大梁,大市担大任。对济南这座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体量超过1.27万亿元的经济大市而言,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扛担当作贡献?
干字当头、干在实处、干在前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努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的核心支撑”。
扛起大市担当,经济持续向好稳定增长
山东“挑大梁”,拥有超过1.27万亿经济体量的济南,作为省会当仁不让要成为“主引擎”。
2024年,济南坚持“干”字当头,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2024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48.5亿元,同比增长5.3%,与全国增速持平,实现平稳开局;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144.3亿元,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675.1亿元,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26个GDP过万亿城市中排名第11位……一系列数据,刻下济南经济运行量增质优、向上向好的稳健步伐,也让济南“站排头、担大任”的底气更足。
扛起大市担当,济南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
2024年12月25日,山东(济南)人工智能岛在齐鲁软件园启用,展出济南市AI产业的优秀成果,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试验区的重要展示体验窗口。未来,从这个“岛”驶出来的“航船”都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像人工智能岛这样的新业态,正如雨后春笋般在济南涌现。近年来,济南接续以“项目突破年”“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构建完善量质齐升经济工作推进体系,抓项目建设的导向更加鲜明、氛围更加浓厚。2024年以来,卡斯柯、智星空间、中科曙光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见效,成为拉动济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能。
济南项目建设突破的好消息频频传来——
2023年,2413个“三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超415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2000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当年累计完成投资3048.94亿元,投资完成率90.5%,超时间进度16个百分点。
今年,济南在抓项目上再度加力升级,将2025年确定为“项目提升年”,并在“三看三深化”工作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四抓四提升”的项目建设打法。
当前,济南正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数字化、绿色化、生物医药”三个重点方向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不断提升,作为省会城市在“走在前、挑大梁”中“站排头、担大任”底气和实力持续增强。
践行重大战略,高水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24年11月23日,济南黄河大桥新桥、济南黄河齐鲁大桥同时通车运营。至此,济南跨黄“四桥四隧”中的“四桥”(济南黄河大桥新桥、齐鲁大桥、凤凰大桥、济乐高速南延线)全部实现通车,全市跨黄桥隧达到21处,居沿黄城市首位。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近年来,济南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成形起势,高起点推进济南都市圈规划建设,省会发展势能加快集聚。
作为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积厚成势,统筹推进产业导入、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片区打造。2024年前三季度,济南起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亿元、增长12.3%。
2024年1月,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得批复,成为北方第五个、黄河流域第三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2月25日,济南都市圈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圈内6市共同商议抱团发展之事。如今,圈内城市在交通互联、产业互补、资源互通等方面联系合作更加紧密。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把加快县域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2024年,济南深化中心城区与远郊区县结对共促、帮扶协作,提升项目招引、产业导入等方面合作质效,“一县一策”补齐县域经济短板,支持各区县壮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构建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以一域带全域,以发展促平衡。今日济南,加快发展、跨越发展、领先发展的势能更加集聚,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重大国家战略、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地位更加凸显。
创新点燃引擎,发展新动能激涌澎湃
泉城大地,创新潮涌——
全球首个百亿参数级遥感解译基础模型“空天·灵眸” 3.0版正式发布;
齐鲁制药1类新药艾帕洛利托沃瑞利单抗注射液(齐倍安)获批上市;
世界最高水平铁基超导线材研制成功,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设施保持吨级物体运行速度世界纪录,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科技创新点燃“强引擎”,迸发澎湃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济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科技创新要驱动力,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新模式,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球科研城市100强榜单的排名上升到第32位。
科技创新,企业是关键。
两年的攻关,数十次失败……山东恒元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相继攻克12英寸铌酸锂晶体生产设备的设计、晶体生长及缺陷控制等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获得授权4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全球首先突破了12英寸铌酸锂晶体生长技术。
创新之泉汩汩喷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如今,济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基地,透明质酸年销量占世界透明质酸市场份额的40%以上、全国份额70%以上;
在全省率先开展科技经纪人试点工作,每年在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中遴选组建3-5个科技经纪人团队;
科创企业数量累计达到9667家,较获批前增长41.5%;
已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4家、省实验室3家和省重点实验室126家,数量均居全省之首;
在新型研发机构的布局上,济南现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81家和省技术创新中心35家,院士工作站51家,无论是增量还是总量均位列全省首位。
谋创新就是谋发展,谋发展就是谋未来。来自全市各地各行业一个个生动具象的“创新实践”,正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引擎持续注入活力和动力。
用好“关键一招”,改革激活力开放添动力
改革,是济南发展的关键动力和核心主题。全国2024年第二季度改革热度评估报告显示,济南改革热度指数位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3位。
改革,要谋在“新”处、抓在“实”处。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流营商环境。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逐步建立起“条例+规划+方案+清单”四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同时还建立市领导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实行“2110”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2024年以来受理企业诉求8.1万件,满意率达98.9%。
人才是强市之要、创新之源。济南以“大人才观”为统领,构建完善“大人才”工作格局,动态优化人才政策“双30条”,深入实施“海右”系列人才工程,加快构建“天下泉城 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87.5万,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近年来,济南以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总抓手,推出一批年度改革任务,有力有序将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笛鸣声声,车轮铿锵。在济南董家铁路国际货运中心,一列列满载货物的“钢铁驼队”风驰电掣般驶向哈萨克斯坦等国家……2024年,济南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已覆盖23个国家50个城市。
2024年11月底,济南迎来“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建设三周年,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多项全国、全省首单业务落地,连续两年跻身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前十。
作为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自主开埠的城市,济南近年来锚定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不断加快“走出去”的脚步,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拓展发展空间。
在加快建设强省会的征程中,济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改革开放带来的澎湃动能。用好“关键一招”,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济南正以实际行动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发展紧密联系,更离不开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近年来,济南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个“小确幸”描绘出幸福生活“大图景”。
幸福从何而来?在济南,透过一个个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小确幸”,能更清晰地看到这满满幸福感背后的民生答案。
家住历下区的陈阿姨足不出户,通过电话一键下单“养老外卖”,在家尽享送医入户等服务;从烟台来到济南求职的小陈,通过申请免费入住青年驿站,安心准备着自己的面试;途经青龙山北路的小巷公交503路开通运行,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社区居民张大姐出门更方便快捷……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济南坚持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
让学有所教,济南聚焦“办有温度有品质的济南教育”,持续推动教育事业取得新成效。去年,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0所,普惠性幼儿园、优质园覆盖率达95%、85%。
让劳有所得,济南着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在政策扶持、重点群体保障、创业带动、服务优化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不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促进体系。去年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19.6万人,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5万人。
让老有所养,济南不断健全完善养老体系,推进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街道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农村幸福院覆盖率超60%,43%的村(社区)分类设置了助餐站点。
让病有所医,济南持续深化健康济南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东院区、树兰(济南)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北院区投入使用,完成696家村卫生室改造。
让弱有所扶,济南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做好兜底保障,持续完善救助体系。连续5年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1114元/月、884元/月。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济南一直在路上。
潮起风劲,唯有奋楫。置身时代大潮之中,济南阔步向前,在“走在前、挑大梁”中扛起大城担当,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只争朝夕、奋斗不止!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端鹏 范俐鑫 林江丽 张茜 张静 邢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