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历史研究|试评《小隐于市》

图像与历史研究|试评《小隐于市》

编者按:

本栏目文章来自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批评方法与实践”课程的结课作业。该课程是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同时也是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讲人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沈颖、“美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创办于1992年,是山东省创办最早的美术学学科。近年来社会、大众和学界对美术学专业的关注越来越多,美术学专业教学成果转化与应用的社会意义日渐凸显。美术学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和问题针对性使其形成了多元化、多向度的学术格局和求真务实的学术倾向,“项目式教学”改革与实践将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由“课堂”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在教育外延不断扩展的同时,紧抓专业基础教育,师生们在项目管理与实践中实现自我的学术设计,增强理论研究的社会责任感。该课程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围绕“黄河题材美术创作研究”“沂蒙题材图像叙事研究”、“艺考之路”、“山东美术史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图像与历史研究”、“艺术家个案研究”等多个专题展开。

试评《小隐于市》

作者:山东艺术学院22级本科生周云慧

指导教师:沈颖

作品《小隐于市》创作以老市场为背景,左右各有重色快的凉亭和高屋棚顶,上方远处有一面白墙,中间行走着灰色调的赶集人,作品以各组不同的买卖人展开对“城中村”的集市描绘。他们神情各异,形态万千。活在当下,隐于集市,市场生活正演绎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也印证着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陈永金的《小隐于市》是一幅引人入胜的作品,它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审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画家对于城市与自然、隐逸与现实的深刻理解。画家既注重了传统国画的传承,又敢于创新。他在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和表现手法,使得这幅作品既有传统国画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这种创新与传承的结合,不仅展示了画家的艺术才华,也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陈永金 《小隐于市》中国画 2019年

陈永金 《小隐于市》中国画 2019年

《小隐于市》采用全景式构图,画家以鸟瞰的视角,展现出广阔的空间感和丰富的生活场景。这种构图方式使得画面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同时也增强了观众对画面的沉浸感。在透视与比例的处理上,《小隐于市》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画家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将不同角度、不同视点的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立体而深远的空间感。同时,画家还通过精确的比例关系,刻画出人物、建筑、车辆等物体的形态和尺寸,使得画面既符合实际又富有美感。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态各异。画家通过对人物姿态、表情和服饰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当代市井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此外,画面中的人物互动丰富多样,比如菜摊上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服装摊的老板花里胡哨的说辞吸引女孩子来看衣服,遛鸟的大爷或许也在争着谁的鸟儿更漂亮等,形成了一幅鲜活的社会风俗画卷。画家以淡雅的色彩为主调,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明快和谐的艺术氛围。在细节描绘方面,画家通过对人物服饰、器物陈设、街市招牌等细节的刻画,生动地还原了现代的市井生活场景。《小隐于市》的画面节奏感也是其构图技巧的一大特色。画家通过合理安排景物的布局和人物的动态变化,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起伏跌宕、错落有致的节奏感。

其实从名字入手去看主题就会发现这幅画特别有意思。人们一般常听“大隐于市,小隐于山”,意思是有能力的人隐居的方式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大隐于市”是指更高境界的隐士即使身处繁华的都市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然之心,不被外界繁杂所干扰;“小隐于山”指的是基本层次的隐士选择远离喧嚣社会的山林或野外进行隐居生活,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可这“小隐于市”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联系画面可以理解“市”即市井,“小”则指普通人,既然本来就是描绘普通人的市井生活,为什么还要用“隐”呢?

“菜市场里那个粗声大气的大妈可能是个心算高手,小区楼下那个手脚麻利的锅盔摊儿老板没准是个古筝大师,紧邻太古里的老居民楼里藏着身怀绝技的按摩师professionalMr.Zhang,在3平方米的店里悠然自得地卖了33年凉拌菜的孃孃,以一己之力把废弃的化工厂改造成一座戏剧乌托邦的戏痴……”这句话节选自2020年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小隐于市》。虽说这本书同样是记录城市中的人,但从这个描写来看可以称得上“大隐”了,为什么取的书名叫“小隐于市”呢?两个同名的作品之间似乎因此有了一些微妙的联系。如果将这段话里的市井小民画成一幅画,就画成平日里大家眼中会看到的样子,其实和画作《小隐于市》没什么区别。你怎么知道画里的菜摊大妈会不会是个心算高手,烧鹅摊的大哥会不会有顶好吃的秘密配方,书摊的老板是否有一肚子墨水,但我们看到的就是再形象不过的普通人而已。

“如果你厌倦了众人追随的目光,疲惫于毫无遮拦的展示,忽然想真正地看清生活,隐在人群中看周围的人们如何过着自己的日子,你或者可以选择过这样一天隐者的生活……隐于市的秘诀在于‘泯然众人’,你绝对要有一身让人过目就忘的形象,绝对要有一张平静淡然的脸。”当我从一篇同名期刊上读到这段话时,“隐”的含义就不是模模糊糊的灵光一现了。隐”并不是真的隐居起来,而是保持心灵的独立性。市井之地不是什么世外桃源,普通人就是普通人,或许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但是在人来人往之中不会有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泯然于众怎么不算隐呢?

乍一看,《小隐于市》的创作风格有些类似于《清明上河图》,这种在风格上的相似性,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首先,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前人或同时代艺术家作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风格、技巧或构图等方面的借鉴。因此,《小隐于市》与《清明上河图》在风格上的相似,可能是由于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了《清明上河图》的启发。其次,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因此,《小隐于市》在风格上与《清明上河图》相似,也可以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延续。此外,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背景来解读作品。因此,对于《小隐于市》与《清明上河图》在风格上的相似性,不同的观众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观众可能会认为这种相似性体现了艺术创作的传承和创新,而另一些观众则可能会认为这种相似性缺乏新意和个性。我倒是觉得《小隐于市》很有个性,其个性不在于画面,而正是在于画家所想表达的“隐”。就好像一滴水一旦进入到海里,那入目的就只是海而不是一滴一滴的水。看一个人是看,看一群人也是看,但不会看一群人里的每一个人,对于人来说就是“隐于市”了。

跳出内容来看这幅画,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当代的国画已经和传统的国画大相径庭。除了纸和墨以及一点工笔画的影子,大部分的当代国画已经再看不出与传统国画的相似的感觉。这是为什么?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第一,当代国画受到了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当代国画在构图、色彩运用、题材选择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呈现出与传统国画不同的面貌。第二,当代国画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创作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注重表达内心的感受和诉求,追求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这使得当代国画在风格上更加多样化,与传统国画相比更加具有现代感。第三,当代国画在创作材料和技术上也发生了变革。新的创作材料和技术的使用,为当代国画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也使得当代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中国画的变革不仅体现了当代国画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

那么在如此风格多样的绘画的,我们该如果定义中国画呢?当代国画与油画、水彩在某些方面呈现出相似之处,这并不意味着国画失去了其独特的定义和特征。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材料和技法。国画通常采用毛笔、水墨、宣纸等传统材料和技法,这些元素是国画独有的标志。毛笔的灵活运用、水墨的渗化效果以及宣纸的吸墨性能,共同构成了国画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第二,审美精神和文化内涵。国画不仅关注形式的表达,更注重内涵的传达。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书法等艺术形式的精神内涵,强调“意境”和“气韵生动”。这种审美精神和文化内涵是国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第三,题材和风格。国画的题材广泛,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在风格上,国画强调“写意”,追求形神兼备,注重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意趣。这种对题材和风格的独特处理方式,也是国画定义的一部分。

中国画越来越现代化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现象,涉及到艺术、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现代化发展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画的传统精髓。相反,它应该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过程。现代画家可以通过借鉴西方绘画技法、融入现代审美观念或其他艺术形式,为中国画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使其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要注重对中国画传统技法和艺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中国画的现代化发展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开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画通过吸收外来艺术元素和表现方式,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艺术语言,也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深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现代中国画在题材、风格、表现方式等方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同时,市场需求也推动了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趋势中国画现代化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本土与全球的对话等。然而,这些挑战也为中国画带来了机遇。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现代中国画可以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反映当代社会的现实和人文精神,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艺术形式。

(特约编辑: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