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护型养老院的标杆——“金屯现象”

全国医护型养老院的标杆——“金屯现象”

一所镇卫生院缘何办起了一家拥有239个床位的医护型养老院?

一家基层医护型养老院缘何能用短短3年时间被树为全省样板?

这所基层医护型养老院又是如何摘取了全国“敬老文明号”殊荣?

很多业内人士将之称为“金屯现象”,很多人对此有着太多问号。

带着疑问,笔者日前走进嘉祥县金屯镇金康医护型养老院(以下简称金康养老院),一探究竟。

金屯镇地处嘉祥、任城、金乡、经济开发区四区县交界处,金康养老院成立于2015年5月,由金屯镇中心卫生院出资建设,位于金屯中心卫生院院内,是济宁市第一家集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基层医护型养老院。

虽然地理位置偏远,又是一所镇卫生院主办的养老院,现在养老院239个床位住得满满当当,可谓“一床难求”。

金屯中心卫生院、金康养老院院长李伟说:“两院一体的管理模式,让金康养老院真正实现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医养共进,解决了以往医、养机构互相独立,老人一患病就要医院、家庭或养老院之间来回跑,既耽误治疗也增加家庭负担的问题,得到了入住老人、家属的一致认可。”

李伟介绍,随着收住老人不断增加,金康养老院现已发展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床位239张,累计收治失能、半失能老人3000余人次,气管切开、PICC置管护理、吸痰术、压疮护理等以往在工作人员眼中属于“高端”的护理也已渐成常态。

图片

金康养老院2018年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2019年被济宁市民政局评为“AAAA级养老机构”、同年入选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案例,2020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无缝衔接

高质量的医养服务让老人舒心、家人放心

万事开头难。

2015年6月,刚刚正式运营才几天的金康养老院就迎来了第一位入住老人。

面对这位气管切开、昏迷卧床的老人,院内工作人员产生了接收与否的争论。

“那时大家压力比较大,怕能力不足砸了自家的‘牌子’。但想到我们身后有卫生院的医疗保障、想到我们的肩膀上还扛着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的责任,接收这位老人短时间内成为大家的共识。”当时为第一位气管切开老人行胃管置管术的马红丹如是说。

马红丹是第一批前往金康养老院工作医护人员之一,现已成长为金屯中心卫生院护理部主任并分管金康养老院。

马红丹告诉笔者,金康养老院在养老床位设立时,便严格遵循《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相关制度,创新设置“医养护康”一体化床位,既是医疗床位,也是养老床位,“一床多用”,入住的老人在需要医疗服务时,床位不变,转入“医疗模式”,病情好转出院后,床位再转回“养老模式”。

“金康养老院收治的多是失能半失能老人,这部分群体护理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压疮,但运营至今还没有出现过上述情况。”马红丹说。

今年80岁的谢云德老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而他的老伴赵祥云则因气管切开生活不能自理。

2020年7月初,在子女劝说下,谢云德和老伴一起来到金康养老院。入住第一天,谢云德就发现这里与众不同——刚放下行李就有人带着他查体,问他既往病史、服药史;医生护士路过他的房间就问问他身体有啥不舒服的;护士、护理员交接班时会详细了解他的身体状况并记录,每天都有医生过来查房。

“这里到底是医院还是养老院?”就在谢云德满腹狐疑琢磨这个问题时,前来查房的金屯中心卫生院内二科主任张秀指导用药,直到这时谢云德才明白,自己偶尔咳血是因为服用治疗支气管扩张的药物导致的,也终于明白,这家养老院跟传统的养老院不一样,是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

根据金康养老院规定,老人正式入住前有一周的试住时间。试住期间,老人和家属对养老院进行整体观察了解,养老院医护人员对入住老人进行系统评估。试住期满,老人和家属对养老院的居住环境和基本服务有了直观了解,再决定是否正式入住;而养老院经过这段时间对老人的观察评估,全面细致的了解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及心理状态,以便今后能根据老人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照护、医疗、餐饮等服务。

结果,试住期未满,谢云德就催促着子女给他和老伴办理了正式入住手续,他入住普通房间,老伴则入住医疗专护病房。

“现在我这个老病号一年也就打一两次吊瓶,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样隔三差五就叫120急救车了。关键是老伴也有了专业的医护照顾,不仅生命更有保障,也大大减轻了我和子女的负担!”谢云德告诉笔者,最后他用“三心”对金康养老院作了评价:医护精心、儿女放心、老人舒心。

与谢云德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入住金康养老院的张四头老人的女儿张小新。张小新告诉笔者,老人高位截瘫,入住前持续发烧,辗转多家医疗机构治疗未见效果,体温长时间偏高容易使身体器官衰竭,一家人急得不得了。老人入住金康养老院后,金屯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根据老人病情,邀请济宁市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刘培俊、屈岭等专家前来为老人开展床前会诊,专家们根据老人的病情开了七付中药,一周之后老人的体温便回归正常。张小新说:“把父亲送到这里是最正确的选择,我们很放心!”

笔者了解到,现在金屯中心卫生院内二科4名医生、6名护士常年专职在金康养老院开展医疗服务,除他们之外,与卫生院开展合作的上级医院专家也定期到金康养老院查房会诊。

李伟告诉笔者,针对入住老人中因脑出血、脑梗、脑萎缩等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多的实际,他们专门邀请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每周三前来查房会诊;每周六邀请中医康复专家前来查房,为老人提供中医药和康复理疗服务。

图片

“金屯中心卫生院医师均有三级医院进修学习经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操作技能。同时,卫生院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CT、核磁共振、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胃肠镜等医疗设备应有尽有,并重点建设了百级层流手术室、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中心、远程医学影像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与此同时,金屯中心卫生院还将查房、会诊制度适用范围延伸至金康养老院,每天24小时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除此之外,还有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市安康医院、嘉祥县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专家也定期前来,这也让老人得到了更多优质医疗服务。”李伟说。

金康养老院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医疗为保障、互利为基础、康复为依托、养老为目的的发展目标,坚持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更是实现了“两院一体”,这也让老人有了更好的医疗保障,实现了小病不下床、大病不转院,金康养老院医有保障的特色也更加凸显。此外金康养老院还完善了财务、人员、物资、环境设施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制度,逐步建立与医养结合服务相配套的管理体系,也为其创建辐射周边的医养结合新高地提供了保障。

现在金康养老院里不少老人来自周边的任城、金乡、经济开发区等区县,都是慕名而来。

替天下儿女尽孝,让天下老人无忧,

全方位的人文关怀让老人尽享“家的温暖”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然而,金康养老院的医护人员却始终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替天下儿女尽孝,让天下老人幸福”的建院理念。

2019年5月,患有冠心病的闫香云老人来到了金康养老院,在这里她真正过上了有医、有养、有护的晚年生活。

“这里环境温馨舒适,而且遇到紧急情况能就地获得治疗,还有专业的护理团队,老人在这里我们做儿女的放心!”闫香云的子女们说。

“她们比自己的儿女还细心、贴心!”提起金康养老院的护理工作,70多岁的胡雪云老人赞不绝口。

当初股骨头骨折的她,接受手术后,拄着拐杖,在家人陪伴下来到了金康养老院。术后伤口需要按时换药,外科医生会准时前来,洗头洗脚这样的个人卫生全靠护理员打理。

笔者随机走进几个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入住的病房,房间内干净整洁,没有任何异味。

马红丹告诉笔者,金康养老院实行责任护士整体护理模式,为老人提供细致周到的基础护理和完善的健康教育,同时面向老人和家属开展心理疏导,指导护理员照料老人生活起居,每两个小时为失能老人翻身、拍背,并在金屯中心卫生院专业团队指导下最大程度帮助老人恢复肢体功能,重建生活信心。金康养老院还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设有两间康宁病房,至今已为100余位老人提供了临终关怀服务,让他们有尊严、安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我来金屯卫生院工作之前,在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ICU工作了一年。”马红丹说,为了进一步做好护理工作,她在单位支持下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一年,带领医护团队到青岛养老相关机构学习进修。

常年专职在金康养老院开展护理工作的金屯中心卫生院内二科护士长王利丹告诉笔者,经过资深护士传帮带,如今6名护士已全部熟练掌握气管切开护理、鼻饲、吸痰等护理技能。

在金康养老院里,入住老人时刻佩戴着智能腕带等设备,常态化监测心率、呼吸、行走步数、睡眠状况、实时位置等信息,并通过设置电子围栏、进行语音提醒的方式,对老人开展远程管理服务。此外,针对失能半失能特殊老人还配备智能监测床垫,实时监测心率、呼吸、睡眠状态。“如老人心率、呼吸、睡眠、体动异常,尿湿、离床时间过长,系统会提示报警并提醒护理员、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前往处置。”王利丹说。

在金康养老院从事护理工作的除了马红丹、张秀等专业医护人员,还有42位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员。

58岁的护理员孟风娥就是她们中间的一位。她说:“日常工作就是在医生护士们指导带领下,重点照顾失能半失能老人。从一个家庭妇女变身护理员,除了要懂护理知识,更要像儿女般对待每个老人,不仅让老人住得好,在日常工作中还体现爱心和专业,使入住老人生活更有尊严,家人更安心”。

马红丹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养老院里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多,对他们更要格外关心。招聘护理员时,我们先要了解应聘人员是否具备耐心、爱心、责任心。”

基于严格的招聘标准,金康养老院有了一支素质技能双过硬的护理员队伍。

“刚开始跟着看,学习护士怎么照护老人,然后跟着干。”孟风娥说,当时看到无论是年轻的护士还是护士长、护理部主任,都在熟练地为老人做着各项护理工作,这给她很大的震撼,“年轻的小姑娘们都能做好,咱也能坚持下来”。

几经努力,孟风娥在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下掌握了各项工作,获得了专业机构颁发的从业资格证。“这几年我们护理员的工资也在不断增加,从一开始每月不到2000元,到如今3000多元,待遇好了,工作的劲头也更大了。”孟风娥说。

金康养老院的荣誉墙上挂着这样一面锦旗,“病有所医保健康,老有所养有金康”,送锦旗的是嘉祥县马村镇西李村的李秀环女士。

2021年,郝爱云老人不慎摔倒骨折来到金屯中心卫生院治疗,郝爱云的老伴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陪侍照顾,她的独生女儿又因常年在外打零工,很难腾出精力前来照顾。得知其家庭状况后,金屯中心卫生院不仅减免了她的住院费用,还安排她入住金康养老院进行康复治疗。

李秀环说:“母亲在养老院住了6个多月,孟风娥和卢爱美两位护理员对她照顾得非常好,比我这当闺女的还细心,母亲想吃什么了,她们就在家中做好给她带来,最大程度减轻了母亲的痛苦,提高了母亲的生活质量。”

笔者了解到,在金康养老院,用心的护理工作,带来的是一个个“起死回生”的医学奇迹——一位老人因脑出血生命垂危,在金屯卫生院、金康养老院团队的精心照顾和治疗下,老人不仅拔掉了气管插管、胃管等管道,而且恢复了意识,可以自行进食;一位因重型颅脑损伤、严重肺部感染,入住时意识不清,带着胃管,尿管,气管插管,骨瘦如柴的群众,经过8个月的治疗康复,恢复神志,去掉管道,自己走路进食,出院回家融入家庭;一位老人入住前曾被人断言“活不过一个月”,结果入住金康养老院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老人的病情得到很大好转,身体状况越来越好。

图片

图片

马红丹告诉笔者,金康养老院每个房间均配备空调、数字电视、无障碍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为老人创造家庭式生活方式和氛围。同时还设置了棋牌室、阅览室、老年人集体活动室等场所,每日定时组织行动方便的老人进行集体活动,极大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了幸福养老。

“医生、护士、护理员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我们也常常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再多活几十年。”马红丹说,没想到这句祝福的话语成了老人们彼此间打招呼的常用语,他们也真的在为“再多活几十年”而配合我们治疗、护理工作。

诸多难题亟待破解

医养结合行稳致远不能仅靠爱心维持

每到月末,李秋菊都会为钱发愁。

李秋菊是金屯中心卫生院财务科长,一并负责金康养老院财务工作。

她掰着指头给笔者算了一笔账:“41位护理员的工资绩效加内二科10位医护人员的工资绩效,餐厅10位师傅的工资、就餐食材采买费用,医疗设备和空调电费……处处需要钱!如果再算上自来水费、取暖费、卫生耗材、污物处理费等等支出,想想都头大”。

那么,金康养老院的收入状况如何?李秋菊说,金康养老院对应能力完好、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重度失能带管道的五类老人,根据老人自理情况评估收费标准,收支几乎持平,金康养老院可以说是一个纯公益性的养老院。

“有一些老人家中经济困难,往往要拖欠一段时间,有的甚至是到年底才一次补齐。金康养老院能维持到现在,一直靠金屯中心卫生院输血”李秋菊说。

据了解,前几年金康养老院每年收入连同上级给予的运营补贴总额二百三四十万左右,每年支出二百四五十万左右,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现在收支才基本持平。

李伟作为当家人,愁得不仅仅是“缺钱”问题,他的目光看得更远,他说:“金康养老院的宗旨是为社会分忧、替儿女尽孝,金康养老院位于农村,理应让更多群众就近获得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但实际入住的农村老人并不多。目前入住金康养老院的老人,特别是每月需要花费3600元以上的,多是有退休工资、能享受长护险的群体。农村居民没有退休金,没有长护险,每月支出三四千元,不少农村家庭还真得认真掂量掂量”。

为满足农村居民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李伟和金屯中心卫生院、金康养老院的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结合开展基本公卫服务,组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金屯中心卫生院中医理疗科主任李波工作之余就在为此忙碌着。

她告诉笔者,卫生院针对金屯镇8个管区成立了8支服务小分队,首先是为曾经入住过金康养老院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并以此为依托联系更多有需求的群体。“服务小分队每月最少上门服务一次,医生指导用药,提供精神支持,护理员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比如换洗衣服、帮助做好个人卫生等等。”李波说,除此之外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会送上轮椅、拐杖等物品,为更多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专业指导,让更多家庭得到实惠。

对金康养老院来说,护理人员短缺、群众观念滞后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两个难题。“护理员流动性大,这与我们的待遇低直接相关。目前护理员工资每月3000多元,没有办法与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相关从业人员待遇相比。这也造成了金康养老院护理员年龄偏大。公立医养结合机构要想做大做强还需要政府更多支持与关心。”李伟说,“另外一个问题是有些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且患有疾病的老人尽管具备经济条件,可还是不愿意进养老院。”

针对这种现象,李伟分析,有四个原因:一是部分老人未能从“养老防老”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觉得只有无儿无女才进养老院,心底还是愿意跟着儿女享受天伦之乐,既担心进养老院被人笑话,也担心在养老院待久了被家人忘了。二是不少老人认为养老院终归是养老服务机构,不可能做到如在家一般顺心。三是进了养老院,身边都是老年人,经常出现昨天还一起聊天的老人今天就不行了,给老人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冲击,让老人觉得没有奔头。四是很多老人担心花费高,给儿女增加负担,普遍有替儿女省钱、攒钱留给后代的想法。”

李伟表示,要想扭转这种状况,让公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行稳致远、健康发展,需要综合发力。既要在强化宣传、转变群众养老观念上下功夫,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强有力的政策做支撑。

李伟说:“现在最盼望的是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的老人也能享受长护险。如果这个愿望能实现,可以缓解不少老年人的经济压力。一位老人如果属于完全失能,每天最多可以获得医保补贴报销120元,群众的负担就会少很多,大多数农村老人都能住得起养老院,享受到医养结合工作带来的利好。”

图片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依托医疗机构开展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的医护型养老无疑是一个重要方向。金屯中心卫生院创办的金康养老院已经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为各地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树立了“金屯样板”,但金康养老院在运营过程中折射出的各种问题,无疑也是当前社会特别是公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统筹考虑、综合施策,集聚资金、资源、政策,强化舆论引导、要素供给和政策扶持,既要转变老年人传统的养老观念,为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培植“适宜土壤”,也要着力破解制约老年人进入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经济瓶颈”;既要通过政府扶持突出公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又要通过政策扶持兼顾公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经营性,着力增强公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内生动力。惟其如此,公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才能行稳致远,才能让更多老年人走进“养老院”,拥抱有医有养有健康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