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遗址群打破“非洲替代说”

跋山遗址群打破“非洲替代说”

备受瞩目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在北京揭晓。不出所料,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成功入选,并以“距今最久”位列“十大”之首。

跋山遗址地貌航拍图片

跋山遗址地貌航拍图片

跋山遗址群是对以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多位考古学家评价其考古价值、历史价值巨大。但若仅看成果介绍,由于考古学术语极强的专业性,恐怕圈外人很难理解个中“真意”。所以,跋山遗址群的考古发掘,到底意味着什么?具体讲,至少有两点值得关注。

其一,强有力的证据。实证是考古学的特色。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中华民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陈星灿看来,关于跋山遗址群,它的年代完整揭示出距今10万到2万年的地层剖面,在时空上完整展现了古人类连续发展的历史进程。

也就是说,跋山遗址群是呈现出距今10万年到2万年连续演进、没有断层的遗址,为全世界提供了殊为难得的标准年代体系标尺。在考古现场可以看到,完全打开的地层正向世人展示,地层信息已清晰标注,从上到下,14个文化层像“全集”一样摆在面前,想要看哪一册,照着去翻就行了。因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高星将其称为“无字地书”。

另外,在出土方面,跋山遗址群十分“阔气”,截至目前共出土、采集文化遗物超过4万件,是目前旧石器时代的其他遗址远远无法比拟的。其中不仅有石制品3万件、动物骨骼1万余件,还发现了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最大的一件文物是一把“象牙铲”,为国内首次发现,经测定其所在地层约距今10万年。考古学家非常惊讶,旧石器时代的先民,竟然可以打磨象牙来使用。

其二,强有力的回应。当下,世界上不乏研究人类史的学者提出“非洲替代说”,认为在距今7万年左右,地球上出现了一次“冰期”,包括亚洲地区在内的很多人类灭绝,从而被当时的幸存者——从非洲出走的晚期智人“替代”了。而跋山遗址群的新发现,“直接否定了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

比如,以打制石器的技术来看,从距今10万年到2万年,我们本土的技术与外来的技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系。这一点,大量的出土石器可以证明。即便是没有任何考古知识的“外行”,也能看出本土与外来明显的不同。当然,这数万年间,跋山遗址群的石器也不是“一潭死水、毫无变化”,变得更加规整是其中一个特点,但这些变化仍属于体系内变化,并没有受到外来的影响和改造。

考古人员在地层中发现3处呈“品”字形分布的火堆遗迹,并在其中提取到一些被火烧过的动物骨头、碳粒等,通过光释光测年,显示来自距今约7万年前,正是对应“冰期”。在同一文化层面上留下的这三处篝火遗址,即便有“巧合”之嫌,但更大可能是,处于“冰期”的先民,通过生火取暖,维系生存繁衍。

可以说,连续文化堆积,无间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均清楚展示山东地区乃至东亚早期人类与文化持续演化发展的路径。

大约10万年前的一天,在水草丰美的山东腹地,智人挥动“象牙铲”等工具辛勤劳作;10万年后,大水冲刷出一根象牙,被当地人拍图发了微信“朋友圈”,引发一个重要遗址的发现,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是一个民族对血脉根基的求索与追问。今天,“跋山”给出了回答。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