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万亿新征程|①奋楫者 聚焦烟台新春第一会

奋进万亿新征程|①奋楫者 聚焦烟台新春第一会

江海潮涌处,扬帆奋进时。新坐标、新机遇、新挑战,迈入万亿城市后烟台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

2月19日,烟台全市奋进万亿新征程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回顾总结迈入万亿之路非凡历程的同时,更发出掀起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新春第一会”动员全市上下在新坐标抢抓新机遇,以闯劲、韧劲、冲劲迎接新挑战。

一条不平凡的万亿之路

向历史深处回眸,烟台每一次跨时代进步的取得,都是步履向前的结果,是群星闪耀的成果。迈入万亿,成为我国北方首个过万亿的地级市,烟台既不是直辖市、省会、也非计划单列市,能在神州大地竞相发展大潮中脱颖而出,其成绩值得探究。

从198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到2023年突破万亿,烟台用了35年的时间。烟台从“小个子”成长为如今活力十足、勇立潮头的模样,关键就在于走对了路。大会深情回望万亿之路,这是历届烟台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领全市700多万烟台人民攻坚克难、努力奋斗取得的。

改革开放之初,烟台是黄渤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经济基础薄弱,外向型经济依靠度低,港口经济是其核心,烟台港也从一个无法停泊的浅水码头华丽转身为世界级大港。如今,烟台港是中国的十大港口之一,与全球一百多个港口通航。渤海铁路轮渡形成了贯通中国南北、辐射欧亚海陆的新通道,现代化空港连接了世界上的主要城市,成为“东北亚未来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交通物流枢纽”。

改革开放是驱动其跨越崛起的引擎,40多年来,烟台的工业总产值成功跨越百亿、千亿、万亿三个台阶。这得益于抓住了发展时机,通过抢抓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重大机遇,一举站上对外开放最前沿,进出口总额从不足2.1亿元增长到4500多亿元,经济外向度达到45%,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烟台走向世界舞台。

过去的一年,烟台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先后在巴西、智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成功举办招商活动40场,印记10亿元项目120个,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600亿元,自贸区国际级制度创新成果梳理居全省首位。

“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始终坚持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步。烟台干成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好了一系列惠民生聚民心的实事,迎来了一系列增信心鼓干劲的喜事,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讲话时强调。

回溯烟台的发展历史发现,烟台总在关键时刻跟对了改革的节拍。通过抢抓2004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东部突破烟台”的重大机遇,聚力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当年发展速度跃升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首,奠定了烟台的领先发展地位。通过抢抓 2011 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8 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2022年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应势而动、借势而为、聚势而强,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把机遇优势转化为竞争胜势,推动各项工作持续用力、叠加发力,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座工业城市的华丽转身

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烟台制造业占据全市经济“半壁江山”,培育形成涵盖 37个工业大类的2900多家制造业强企,构筑起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在26座万亿城市中,烟台有着鲜明的工业城市的底色,也正是工业压舱石让烟台经济行稳致远。透过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烟台市工业化前进的步伐坚实:1949年烟台工业总产值只有0.3亿元;1978年实现27.5亿元;1988年为127.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1996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14.9亿元;2023年上半年烟台工业增加值为2021.49亿元。

2月20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落实2024年“全市奋进万亿新征程动员大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12”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烟台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2024年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了年度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并要求每个园区提出2个年度突破事项,力争2024年底,15个特色产业园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税收突破40亿元。

上世纪30年代,烟台诞生了张裕葡萄酒、北极星钟表、三环锁、烟台啤酒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工业名牌。80年代,轻工食品产业迅猛发展,带动全市二产产值从1986年超过一产,奠定了工业立市的基础.

自90年代起,烟台陆续实施“龙虎工程”、“抓大培强工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成为“四大支柱产业”,全市工业步入产值年均增速超过 30%的“黄金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烟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聚力培育9大制造业集群,加力提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主导产业塑成优势、新兴产业聚链成势、未来产业加速起势,“四新”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60%,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蝶变跨越。

“坚持高点对标,自觉把烟台工业放到万亿城市坐标系去审视,在全国找对手、在全省作标杆,力争用5-10年时间,实现‘1122’奋斗目标,即培育1个万亿级领航产业、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家百亿级企业方阵、200 家十亿级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梯队,制造业综合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坚持高位布局,全面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城、中国海工装备名城、百万辆汽车产业城、国际生命科学城、中国食品名城、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坚持高质运行,围绕‘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双提升,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抓好工业运行,确保制造业比重稳中有升,切实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烟台市工信局长张宏在大会发言时表态。

一个崇尚企业家精神的城市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台资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构成着烟台经济的四梁八柱。从全国来看,从未有如同烟台这样多种经济形式合作共生、蓬勃发展的城市。

烟台历来有厚商亲企的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东莱兴鱼盐”、“齐人尚功利”的记载,孕育发展了绵延千年的商业文化。近代以来,相继涌现出张弼士、李东山等一批优秀民族企业家,凝聚成“品重醴泉、实业兴邦”的家国情怀。

改革开放初期,敢为人先的胶东农民企业家敏锐捕捉时代气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创造了影响深远的 “胶东模式”,牟平西关村、新牟里村“二龙戏珠”双双进入“全国十大首富村”,蓬菜“新八仙”、龙口“九龙闹海”等群英崛起,一批精干聪敏、富有激情的企业家崭露头角、竞展风采。

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一大批骨干企业勇立潮头、逐浪前行,培育形成以万华、泰和、冰轮、东方电子、中集来福士、恒邦、招金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方阵,以南山、道恩、玲珑、杰瑞、鲁花、龙大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集群,以通用东岳、汉高乐泰、华新丽华、法液空等为代表的外资台资企业群体,以荣昌生物、石药百克、睿创微纳、艾迪精密等为代表的高成长性企业梯队,呈现出老中青三代企业家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格局,“抓实业、干事业、创大业”成为烟台最广泛的共识、最坚毅的行动。

再设目标 2035年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迈入万亿城市是坐标、是机遇、更是挑战。

“迈进万亿之城,是金灿灿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成果,更是奋进新征程、扬帆再启航的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所有精力用在狠抓落实上,义无反顾地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山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江成讲话时叮嘱全市上下要着力提升“干”的境界、增强“干”的本领、完善“干”的机制、优化“干”的作风。

接续奋斗绘蓝图、谋定新征程上的新目标。烟台在“时间轴”上谋划未来“三步走”方案:“十四五”末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示范亮点,“十五五”期间碳达峰、具有影响力的示范城市目标依次达成,2035年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

从迈入万亿后突破方向来看。未来,烟台将主动服务和融入重大战略,在“坐标系”上“四向发力”:西向,对接黄河战略,打造黄河流域港口门户城市;北向,开启与大连的双城联动发展;南向,启动建设丁字湾国际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区,加强与青岛都市圈对接,研究与上海城市间区域联动举措东向,促进与威海同城化发展。在北部沿海,谋划实施环渤海湾区发展战略。在全域,规划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一季度形成加速园行动方案。

“开辟项目建设新赛道,努力保持全省重点项目首位度,力争2035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00亿元;开辟产业布局新赛道,加快建设黄渤海南岸万亿级高端低碳石化产业基地,力争2026年三大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完成投资4000亿元、产值超5000亿元;开辟绿色能源新赛道,推进总投资7000亿元的四大核电、七大海上风电、三大LNG以及城市级虚拟电厂、区域性储能中心建设,全域推进核能与工业余废热供暖,推动东电西送、东气西输;开辟海洋经济新赛道,力争2035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争当海洋强国先锋城市。”烟台市发改委主任王松杰在发言时表示。

行动是最快的速度。2月20日,烟台市新闻办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出台全面落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12”一揽子政策措施。烟台市发展改革委还将围绕制造业、服务业、能源三个领域,遴选确定了一批“龙头引领强、产业特色优、发展空间足”的2024年重大建设类项目进行“擂台比武”。

江河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如果破译烟台成功晋级万亿城市的密码,无非是烟台始终以新发展阶段把握大势,以新发展理念谋篇布局,以新发展格局推动实践。

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维度,烟台将锚定2035年建设成为环渤海中心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奋力扬楫,而700多万烟台人民都是奋楫者。

(凤凰网山东 张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