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梅:融媒体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任晓梅:融媒体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坚持融合与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把准创新的目标与方向,掌握创新的方式与方法,整合资源力量,发挥名人效应,打造主播品牌,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真正做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把握以“内容为王”的主基调,搞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高科技手段的相互衔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坚持精准施策、分类施策,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发挥融媒体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实效。

新旧融合 创新发展 思想引领 注重实效

作为新时代主流媒体的融媒体肩负着新的传媒使命,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创新中发展,在弘扬中升华,并通过多媒体多平台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让人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承中,拓宽视野、丰富内心,充实思想,净化灵魂,从而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融媒体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融合的优势,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那么如何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作为主流传媒的各级融媒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融媒体是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家媒体于一身的媒体中心,恰好具备多渠道传播,多媒体互补的优势,在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我们既可以在广播、电视、网络视频中做《古诗词大赛》的现场直播,也可以搞《家规家风》短视频云平台的推送,更可以通过抖音、快手、头条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戏曲在线演唱、古语接龙、佳节习俗有奖竞赛等等,很多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主播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此外融媒体还可以在各媒体平台中设置优秀传统文化专栏档期、传统文化公益广告,甚至报眼、角标都可以设置古人名言、国学警句,形成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合力,多渠道多形式的进行宣传推广,使广大受众对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并在生活和工作中成为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二、融媒体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1.找准定位,新旧融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媒体就是要找准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定位,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搞好新旧融合,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如:短视频、动漫、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多渠道的传播路径,更好地发挥融媒体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主力军作用。2020年8月9日,央视频推出的京剧名家名段--“粉墨人生”线上云直播点击达三千万,这是现场演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再如:任城融媒体中心最近推出的《任城非遗》短视频--把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请进直播间,边展示、边讲解、边创作、边传授。节目在新媒体客户端和抖音等五个账号同时播出的这种新媒体技术,相比于传统媒体时代创新了表达方式,拓宽了传播界限,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扩大了受众范围。更形象更直观,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在传播非遗文化,展示非遗魅力,创新非遗技艺,转化非遗产业方面起到了宣传和引领作用,同时对如何积极有效地传播和引领人们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2.把准创新的目标与方向,发挥名人效应,打造主播品牌,创造性的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提升,我国已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融媒体不仅要做好自身的新老融合,同时还要把准创新的目标与方向,只有创新才能有创造力和生命力,只有创新才能有千变万化,只有创新才能推陈出新。首先融媒体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创新,更应该是新、老媒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进而做到“你是我,我是你”,实现1+1 大于2的传播效能和宣传效果。其次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名人效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名人首推马未都,他在自己的抖音和腾讯短视频里经常会介绍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习俗的由来,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他在高考前做了一期短视频,讲“独占鳌头”的由来并祝所有的考生金榜题名、魁星点斗、独占鳌头,既切题又让人了解了传统文化知识,深受受众欢迎,点赞量瞬间破万。如果我们把类似的名人请进直播间传授优秀传统文化或与受众互动,一定会收到良好的宣传成效。再就是发挥人才优势,打造主播品牌。近年来各种网红主播层出不穷,而融媒体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视台的每一位主持人都是科班出身,从形象到素质都更胜一筹。如果充分利用名主播来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主播品牌带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只是吸引大众眼球,更会使受众入脑入心。任城融媒体从2021年初,播音部创新性的拍摄了《主播十二月令》,根据不同的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拍摄的短视频,上线后非常受欢迎,每期点击量都在十万加,有的短时间内突破三十至六十万加。由此可见,只要找准结合点,创新方式方法,融媒体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大有可为。

三、把握“内容为王”的主基调,搞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高科技手段的相互衔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融媒体迎来了空前发展的大好机遇,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要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化。但只要把握“内容为王”的主基调不变,就会以不变应万变,赢得亿万受众的青睐和认可。如何把握好“内容为王”这个主基调呢?首先,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如何挑选内容,选择哪方面的内容?要根据不同平台、不同时段、不同受众群体而定。在这方面总台就做的比较好,在早晨时段推出比较受老年人欢迎的太极拳、八段锦教学,如果把这一时段改成针对少儿的三字经,那就全拧了,因为一大早,孩子们起得晚还要忙上学。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我们从中采撷哪一朵浪花,更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基层融媒体,既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又要报道好新时代的新人新事,在有限的时段和平台中恰当的选择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推送值得推敲。如果我们选择的内容不能推陈出新,或者绕开群众关心的焦点喜欢的热点,就会让人觉得乏味或隔靴搔痒,并不能长久的抓住人心,用再花哨的形式也取代不了内容的魅力,所以内容决定成败。融媒体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过程中,只要把握好“内容为王”的主基调,既是对自身的充实提高、创新发展,更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有效激活。其次,我们处在一个科技爆炸的时代,清明上河图已经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动起来了,作为主流媒体的融媒体,搞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高技术手段的相互衔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利用动漫、大数据、云计算等等,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文化创新宣传火起来,让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孟母三迁等传统经典在我们的各个媒体平台热起来,让“毒教材”的笑话不再重演,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宣传中发展,在创新中升华,不断深入人心。

四、在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融媒体要做好思想引领,汇聚共识注重实效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说的话(2013年11月26日)。

任何宣传形式都离不开思想引领,没有思想引领的各种视频犹如行尸走肉。思想阵地是我们宣传的主战场,在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相互交错,彼此争锋的全媒体时代,在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担当主流媒体重任的融媒体,做好思想引领尤为重要。近年来,以短视频、直播形式出现的新媒体,以体量轻巧、互动性强的特点,老少皆宜,风靡各年龄段的网民群体。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知识和信息成为新常态。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媒体,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思想引领和指导。首先,从内容上看--鱼龙混杂,缺少思想统领,一些低俗搞笑的内容不在少数,在新兴网络平台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播还缺少统筹,不只是数量少而且不系统不规范,断档严重。其次,新媒体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工作中还没有形成链条化、系统化,新媒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往往各自为政,缺少联动。第三,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优秀人才通过新媒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性还不高、更不普遍,各领域都存在认识不足,使命感不强,没有形成线上人才矩阵。那么作为主流媒体的融媒体,既要做好正面引导,又要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在思想政治引领上,起到龙头的带动作用,通过宣传有思想有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积极参与到宣传和发展当中来,同时做好各个领域优秀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宣传中不断发扬光大,星火相传、生生不息。

融媒体就是要千方百计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升,多媒体多平台多方位,全角度立体化地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与推动者,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取得显著实效。

(作者:济宁市任城区融媒体中心 任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