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湘平: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助力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
山东 > 凤观齐鲁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李湘平: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助力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月的北京,草长莺飞,春意盎然。

3月6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各位代表深入思考、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现场听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审查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湘平说,《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四个意识”强,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逻辑主线,充分体现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破解重大难题、更好造福人民的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李湘平: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助力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科技赋能

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

国家层面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结合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和回顾东明石化30多年的发展历程,李湘平对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有很深的感触。

“我们之所以能从一个没原料、没资金、没技术、没人才的‘小地炼厂’,一步步成长为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地方民营炼油企业,靠的就是创新,这是企业的生命,也是发展壮大的根本。”李湘平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在“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李湘平认为,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做好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充分说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东明石化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主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严控“两高一资”行业新增产能部署,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先后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经济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和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并与华东石油大学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不断扩大自有技术范围,全力加快减油增化、炼化一体化步伐,推动高端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形成了千万吨加工规模,千亿收入,百亿利税,完善的两千万吨管道物流优势和配套齐全的园区公共工程,周边人口资源巨大,是天然的能源消费市场聚集区,取得了国家给的千万吨原油进口配额。去年集团位居“中国企业 500 强”第 186 位、“山东民营企业百强”第 2 位、“山东省高端化工 10 强”第1位。

尽快实现创新技术产业化

助力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以原油为原料直接生产烯烃”技术,一直是制约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转型的“卡脖子”问题。为尽快攻克这一难题,东明石化投资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联合开发了 UPC 技术,也就是超级催化裂解技术工业化应用的研究,目前已经完成小试、中试试验,50万吨级工业化试验也即将完成,并初步取得理想结果,基本具备建设工业化示范装置条件,这是世界上仅有的3家以原油为原料直接生产烯烃的新技术之一(其他两家为埃克森美孚和沙比克)。

李湘平介绍,与传统工艺技术相比,UPC具有投资少、资源消耗低、加工流程短、更节能、更安全、更环保、经济效益更好等优势,可降低能耗20%、节约资源 30%、UPC技术工业化应用将填补世界空白,为我国炼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民炼企业化工转型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50万吨级工业化试验经国家级专家鉴定认证完成后,我国将加快推进工业化应用,建设世界首套工业化示范装置,引领炼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国家能源安全。

李湘平还建议,请国家有关部委关注该技术的开发成果,支持世界首套示范装置的建设,并大力推广该技术的应用,把这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再次吹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号角。诸如东明石化这些企业的积极作为,则给我们带来了对美好未来的更多期待。(凤凰网山东 张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