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转换看烟台 | 烟台开发区打造“双循环”新格局

动能转换看烟台 | 烟台开发区打造“双循环”新格局

作为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承载地、中韩产业园主阵地,烟台开发区千方百计催生经济新动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逆势新跨越。全区1—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

动能转换看烟台 | 烟台开发区打造“双循环”新格局

“当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们把8K超高清视频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力争‘十四五’末崛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8K超高清产业集群。”烟台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牟树青介绍,搭建深化改革开放“四梁八柱”,要充分用好每个战略支点,引进一个项目,撬动一个产业,打造一个生态。

今年以来,烟台开发区秉“项目为王”导向,聚焦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群引链,为改革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强力支撑。6月23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化工新材料)建设启动仪式在烟台开发区举行。这是我国化工新材料领域唯一一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万华化学再扛“国字号”大旗。

烟台泰和新材集团投资60亿元建设的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推动企业间位芳纶和芳纶纸产能保持全球前两位,对位芳纶产能跻身全球前三位。正海磁材低重稀土永磁体基地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风力发电机、汽车电机等高端产业领域,进一步提高国产化配套能力。富乐新型胶粘剂研发生产项目技术全球领先。

目前,烟台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已集聚万华、泰和新材、万润等100多家企业,形成了“龙头+骨干+关联企业”的产业集群格局。烟台开发区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集群一并跻身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动能转换看烟台 | 烟台开发区打造“双循环”新格局

“我们不是单枪匹马就项目论项目,而是注重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航母’,以集群式发展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牟树青表示。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双重任务,烟台开发区经济逆势上扬,2大千亿产业、6家百亿企业、10家上市公司扶摇直上。

动能转换看烟台 | 烟台开发区打造“双循环”新格局

去年8月31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正式挂牌,烟台开发区由此正式加入“自贸之城”行列,跨入对外开放“自贸时代”。一年来,这片29.99平方公里的“试验田”,敢闯敢试,高标准规划打造“八大中心”,系统谋划实施十大“牛鼻子”工程,奋力在新一轮自贸区建设中率先突破、走在前列。

这一创新,正是自贸区烟台片区推行的中日韩投资便利化“跨国办”新模式。围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00项创新试点任务,自贸区烟台片区制定了自己的《实施方案》,细化梳理了170项创新事项,主动研究、系统谋划,梳理发布一揽子政策举措,推进实施一系列制度创新。

截至目前,自贸区烟台片区承担的100项创新试点任务实施率超过90%,推出的30多项制度创新案例全国或全省首创率超过60%,12项入选山东省首批最佳实践案例,3项具有全国首创性并得到国家有关部委认可。1-9月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6%;合同外资同比增长51%,引进过10亿元项目21个。

(凤凰网山东 张春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