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区:22篇扶贫“入户日记”里看脱贫攻坚

泰安市泰山区:22篇扶贫“入户日记”里看脱贫攻坚

原标题:泰安市泰山区:22篇扶贫“入户日记”里看脱贫攻坚

鲁网5月11日讯 “今天到了五里井村李大爷家,他儿子一直有精神残疾,不过吃药维持效果不错,大爷说上个月去医院给儿子拿了8瓶药,都报销完才花了24.5元。这让我想起了同事说起的黄家庄患尿毒症张大姐,她以前每次透析要花100多元,现在只花10.5元,以前入户愁眉不展,如今见面笑逐颜开。”

4月20日,泰山区扶贫办工作人员王红在朋友圈里记下这样一段“入户日记”。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里,她一共写下22篇这样的“日记”,记录下的不仅是入户所见所闻,更是一名名脱贫群众的真实感受。

眼下,疫情尚未结束,泰山区已然在奋力写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卷”。4月1日起,该区抽调扶贫、教育、卫健等9个部门18名工作人员,邀请15名“两代表一委员”,组成9个入户工作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脱贫成果自查评估,截至4月30日,累计走访全区52个村500户贫困群众。

“脱贫攻坚以来,围绕让贫困群众敢看病、敢住院、有报销、有救助,形成了系列因病致贫的‘泰山区解法’。”泰山区扶贫办主任李永荣告诉记者,当地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占比高达95.8%,60岁以上老人占54.4%,因此,“两不愁三保障”成为此次自查评估中检验脱贫成效的硬指标。

为给贫困群众减轻医疗负担,该区陆续织密医疗保障政策“兜底网”——201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三次报销”,为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意外健康险;2017年投资162万元,建设健康扶贫管理平台,发放“关护通”,实现“智慧扶贫”;2018年,实现街道镇医院“零付费住院”全覆盖,对政策范围内诊疗花费全部报销,当年救助1163人次,理赔达203.9万元;2019年增加普通门诊报销,简化慢病办证流程,报销费用2860人次101万元,特惠保理赔130余万元;今年,包括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在内的“五重保障”,及“一站式”结算、家庭签约医生上门随访等,继续为贫困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4月9日,今天去的大官庄村整体脱贫,贫困群众都住上电梯房,日子越过越好。“4月16日,居岭庄村的老年房安置了贫困老人,平常老人们院子里种种菜,拉拉呱,一位大爷笑着说,这哪是脱贫啊,是一脚迈进小康了。”

民生工程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在侧重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同时,泰山区打出了扶贫惠民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例如,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资助全覆盖,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最低保障范围,定期开展住房安全摸底核查,对鉴定的危房及时纳入危房改造计划等,累计受益人群达2万余人次。

4月14日,来到山清水秀的亓家滩村,艾条加工厂里生产了坐垫、靠背、艾灸盒、坐灸仪等100多个品种,今年贫困户项目分红有指望。王红所说的亓家滩村,过去是当地的省级贫困村,如今,村里不仅建起艾条加工厂,还依山而建了360平米的绘画写生基地,村集体年收益达到8万元,早在2017年就已脱去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脱贫是拼出来的,致富是干出来的,美好生活是用点滴努力换来的。从宋官村“万家乐”果蔬采摘项目,到东燕村钢结构厂房项目,再到茶旅小镇合作经营项目,2016年到2019年,泰山区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192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1个,项目累计收益达337.7万元,其中分配贫困户收益235.2万元,整体来看,扶贫项目呈现出“由单一到综合、由重点村到全覆盖”的特点,项目内容覆盖了农业大棚种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类领域。

“脱贫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胜利我们要拿下,贫困群众新生活的‘赶考’我们也要答的漂亮。”泰山区委书记赵斌的脱贫攻坚承诺掷地有声。

2018年底,伴随当地351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泰山区开始着手形成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目前,该区每年为1800余名60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老人定期发放奖补资金,确保贫困老人每人每年有不低于1800元稳定收入;推动扶贫公益岗位开发,为200余名贫困群众分别安置治安维护、公共卫生、保洁等公益岗位;建立扶贫爱心基金,累计筹集资金92.2万元用于发放贫困群众生活补贴、即时帮扶等;并拨付资金54.5万元落实贫困户脱贫质量提升奖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讯员 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