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生态林场建设林下生态经济走廊
2014年03月08日 08:52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
山东省滨州市从2010年秋冬启动生态林场建设以来,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林场化管理”的要求,创新造林模式,由政府土地租赁、流转等方式征地,由绿化企业、大户、农民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运作经营模式,加快了全市生态林场规模化建设。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生态林场14个,生态林场已成为滨州市林业生产新的增长点、林业生态建设的新亮点和造林机制创新的示范点,生态林场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原标题:山东省滨州生态林场打造绿色屏障 推动林下生态经济走廊
山东省滨州市从2010年秋冬启动生态林场建设以来,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林场化管理”的要求,创新造林模式,由政府土地租赁、流转等方式征地,由绿化企业、大户、农民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运作经营模式,加快了全市生态林场规模化建设。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生态林场14个,生态林场已成为滨州市林业生产新的增长点、林业生态建设的新亮点和造林机制创新的示范点,生态林场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山东滨州实行“规模化发展、组团式造林”,市场化运作生态林场,不断提高生态林场树木成活率和景观效果,按照“整体规划,先整地再造林”的建设思路,整地和路域综合治理贯穿于全线绿化,采用大型机械对低洼盐碱地大搞土方工程,实行大规模调土、筑台压碱的方式,修筑绿化带,大水压碱,改良土壤。为确保树木栽得上、活得了、保得住、效益高,滨州市14处生态林场都建立了林木管护制度,确定造林公司为林木管护的主体,护林员加强对树木进行日常管理,做到“树有人管、林有人护”。在树种选择上,做到了“适地适树”、“适时适树”,以107黑杨、绒毛白蜡、国槐、旱柳、桑树等乡土树种为主,经济树种为苹果、梨、桃、枣、杏树等。全面推行多数种、多品系混交,注重高档景观树种的栽植,提升了生态林场的档次,体现树、人、环境的和谐共赢,全面提高了生态林场的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政府租赁土地,公司化造林,专业队伍管护”为主的造林新机制为生态林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0%以上,形成“人在绿中行,绿在身边绕”的园林风格。
山东沾化思源湖生态林场“两场”变“两园”,京博集团通过建设两个万亩生态林场,提前增加森林碳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储备,林业生态正在变成不可替代的资源。同时,沾化县思源湖生态林场“借湖”打造成了沾化思源湖省级湿地公园,生态林场的生态功能开始显现。当前,全国各地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堪忧。然而,来到生态林场,成排的树苗纵横交错,树上飞翔着的鸟儿,树下鸡、鹅嬉戏,一片生态和谐景象。生态林场附件空气质量却持续保持优良状况,大片的候鸟翔集在生态林场。生态林场建设是碳汇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既可以净化空气,也为各种鸟类、昆虫、鱼类等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构筑起了人景相宜的生态屏障。
通过生态林场建设,林业发展的思路不断拓宽,林业产业链条在无限延长。生态林场坚持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林下复合型生产模式不断提高生态林场的综合产出效益和发展活力。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生态优势,着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立体循环经济产业模式,配套发展上林下渔、上林下果、休闲垂钓、观光旅游和苗木培育,坚持向“生态、有机、绿色、品牌”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提升林地利用价值,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了“林地增值、林农增收、大地增绿”的多赢目标。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