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滨城:告别昨日“馒头路”乡村旅游上议程


来源:滨州日报

大刘村是滨城区市中街道南部的一个村子,临近黄河,是典型的“黄河滩区村”。2014年,新上任的村干部在驻村第一书记赵国亮的带领下,谋划起了给村里修路的“大事儿”。在滨城区人大办公室和市中办事处的帮扶协调下,加上村民自发捐赠的10多万元,大刘村一共筹集了100多万元的修路资金。

原标题:告别昨日“馒头路”乡村旅游上议程

滨城区市中街道大刘村借势新修柏油路谋划乡村旅游产业

告别昨日“馒头路”

乡村旅游上议程

见习记者 高枫 本报通讯员 王琼 赵飞

“今年俺家一口气添置了三辆车——两辆电动车、一辆雅阁。”春节期间,滨城区市中街道大刘村52岁的刘春华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

“那以前咋不买车啊,非等到今年才买?”

“以前村里的路不行啊,买了也开不进村。今年不是修上柏油了嘛!”刘春华笑得眯起了眼。

大刘村是滨城区市中街道南部的一个村子,临近黄河,是典型的“黄河滩区村”。与滩区的其他村子一样,为了防御洪水,大刘村家家户户垫起了高台,再从高台上建房子。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村里的路不断地被雨水侵刷,被高台上的土淤积,形成了高低不平的崎岖路面。村民们戏谑地称这种路叫“馒头路”。

“以前卖豆腐的小贩,就算卖不掉也不到我们村。”大刘村村支书刘曰鹏笑着说,“因为他在我们村走一遭儿,豆腐就全都开花啦!”看似玩笑的话,却真实地反映了大刘村的实际——崎岖的“馒头路”,没有硬化的路面,着实难走。尤其一到雨季,如果碰到暴雨,村子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孤岛”——进出不得。

2014年,新上任的村干部在驻村第一书记赵国亮的带领下,谋划起了给村里修路的“大事儿”。在滨城区人大办公室和市中办事处的帮扶协调下,加上村民自发捐赠的10多万元,大刘村一共筹集了100多万元的修路资金。

尽管有了资金,但路怎么修的问题又成了全村人的难题。以前村子里的路没有统一规划,村民就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了树。正是这些树挡住了新规划的道路。于是,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做起了工作,村民们也积极响应。“三纵三横”的主干道全部完工后,全村共移除树木200余棵、拆除房屋11间、切房台29处、移动电线杆12根。

“以后再也不用让孩子往脚上套塑料袋儿了!”春节回娘家拜年的刘翠兰说,以前村子里的路尘土飞扬,来拜年的小孩心疼自己的新鞋,一进村就会给脚上套两个塑料袋儿。进村带“鞋套”似乎成了一个新的“年俗”。而现在,这个“风俗”也该变一变了。

村里的路修好了,刘曰鹏又带领着村民整治起了村容村貌。村里先后安装了34盏路灯,设置了28个垃圾桶,每天安排两名保洁员三次巡查,大刘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

完成了修路这件大事儿,刘曰鹏又琢磨起了村里另外一件大事儿——分地。自从1996年以来,大刘村一直没再分过地。人口的变动,导致村子里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有些家庭4口人种着8个人的地,而有些家庭8口人却种着4个人的地。伴随这种不公平而来的是村民对村干部的不信任。“想要带领乡亲们致富,就必须建立信任,必须从分地开始。”赵国亮说。

但是,如果把土地全部分给村民,大家也不过就是多种了几亩地而已,产生不了多大的经济效益。看到邻村的草莓采摘搞得红红火火,大刘村也打起了农家乐的主意。经过村集体商议决定,村里整理出近200亩土地用来发展乡村旅游,其余的土地全部按人数重新分配。

“我们想利用这些土地打造一个不同于周边的全新乡村旅游基地,具体发展的项目我们还在考察当中。”刘曰鹏告诉记者。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大刘村 大事儿 馒头路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