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古城:做“活”文化 人财两旺
山东
山东 > 乐享旅游 > 正文

青州古城:做“活”文化 人财两旺

历史文化是青州古城的符号,也是灵魂。借由这一优势,青州古城不断深挖文化、塑造品牌、延伸夜间经济,不仅成为业内知名榜单的“常客”,也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精品旅游目的地。

青州是著名的古九州之一,5000年文明史、2000余年建城史,自西汉初年至今,先后有6座古城文明接续。在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以前的1000多年,青州一直是山东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上推1600年,慕容德在此建立南燕国,定都“广固城”,青州也成为省内唯一的皇朝都城。

走进青州古城,就像走进了非遗大观园,这里有各类非遗项目,既有市级、省级非遗,更有像青州花毽这样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些非遗项目有的是传统手工艺,手艺人娴熟的手法让人眼花缭乱;有的是诙谐幽默的表演,引得游人鼓掌欢呼;有的是强健体魄的运动,表演者高超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而这样常态化的演出已经持续了数年。非遗展演就像青州古城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在时间的推进中,青州古城的文化历史也不断地被挖掘和传承。

2017年2月,青州古城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当地乃至山东文旅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大事件。在古城规划和5A创建中,当地非常重视历史文化的支撑作用。在顶层设计上,青州古城构建符合发展需要的机构体制,高标准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修复工作,根据省委编办《关于设立青州古城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及潍坊市编委《关于设立青州古城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精神,成立了青州古城管理委员会。

经过挖掘整理,青州古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一是科举文化。青州历史上共诞生了800名进士,其中状元7名。古城内的贡院作为当年科举取士的场所,至今存世部分主体建筑,是古城文旅融合发展宝贵的资源。二是建筑文化。古城内的建筑多为明清风格,青砖灰瓦,装饰构件等兼具年代与地方特征,尤其是元代的真教寺国内罕见。两处教堂则直观地展示了西方建筑之美。可以说,青州古城是一座中西建筑“活的博物馆”。三是名人文化积淀深厚。青州古城名人众多。李清照、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邢玠、王曾、赵秉忠……均与青州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出古城文化的厚重。四是民俗文化。在很多旅游专家看来,青州古城区别于国内其他古城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大量“土著”居民存在,将很多生活习俗及场景原汁原味地保存传承下来。民俗文化的活态存续,使青州古城充满人间烟火气息。五是军事文化。青州古城内有三品武官的军事衙署——参将署。清雍正年间修建的驻防旗城,至今尚有遗存。另外,还有园林文化。偶园作为明朝衡王府的东花园,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园内有诸多假山奇石、名花异木,被称之为“江北名园”。

此外,饮食文化、家族文化、书画文化……就像镶嵌在古城上的璀璨明珠,共同成为青州古城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色。

较好保留下来的古城,为历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绝好的载体。以上述丰富的文化为依托,近年来,古城管委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传承展示,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先后恢复阜财门、奎星楼、三官庙、表海楼、参将署、铎楼庙等标志性建筑,打造欧阳修纪念馆、李成纪念馆、北海世家——冯氏纪念馆以及青州民俗馆、奇幻侏罗纪体验馆和党性教育基地——“背后的故事”生态·旅游展馆等主题展馆。

推进青州古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青州地域风俗和传统文化必不可少。近些年,古城管委会统筹组织,根据场所特点,打造了一批室外室内实景演出,让青州古城好玩、聚气,吸引力不断增强。

其中,在民俗馆广场打造“云门春水上大舞台”;在三官庙、偶园等重要历史建筑及集散地,组织知府巡城、威风锣鼓、衡王嫁女等情景剧表演;在古城主要街巷、特色店铺以及重要节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在餐馆、茶馆等游客休闲娱乐场所,增设演艺表演等体验项目,持续提升古城旅游吸引力。

每当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更是青州古城最好玩的时候。古城逐渐恢复了青州本地一些传统活动,如秧歌、锣鼓、龙灯、花棍等,均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项目,它们的推出增强了古城吸引力。古城还提早谋划,制定“旅游月历”。经过几年打造,“青州古城过大年”成为青州古城的一个知名品牌,在省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创意百出的旅游事件营销,引发各方面的关注,持续增强了古城影响力和美誉度。 “青州古城过大年”已成为青州文化旅游的一张金字招牌。

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青州古城在宣传营销工作上也不断推陈出新:积极融入全省旅游大营销,加入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景区分会和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承办山东旅游市场营销大会并积极参与各种宣传推介会,抓住一切机会营销古城;在媒体推广方面,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青州古城现代表青州市参加央视首届社区春晚;2018年“十一”、2019年春节、2019年“五一”、2019年“十一”连续与媒体共同打造特别节目,直播古城节假日情况;成功举办2018、2019青州古城过大年活动,以及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十一等节假日系列文化展演活动,使古城对旅游市场的推动效应日益显现,出现了店店人旺、街街财旺,文化和旅游产业“一业兴”,城市各行各业“百业旺”的喜人景象。

品牌的持续打造,营销工作的推陈出新,让青州古城成为山东乃至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据青州古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元德介绍,2019年,青州古城共接待各地游客813万余人次,其中接待研学团队400余批次,1.8万余人次。根据山东省旅游产业大数据应用联合实验室发布《2018国庆旅游大数据报告》,青州古城荣登人气景区排行榜第四名,成为热度最高的古城类景点之一,跻身高品质景区行列。青州古城先后被各级单位评选为:山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2018年度山东旅游景区优质服务单位、2018年度山东旅游景区研学示范单位、山东省旅游休闲购物街区,以及各市级荣誉称号。尤其是“2019中国文旅融合示范景区”荣誉称号的获得,成为古城走向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如果说白天的青州古城,犹如一座文化大观园,行走其间,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越。那么,当夜晚来临,华灯初上、张灯结彩的青州古城又是另一副模样。斑驳的石板路,仿古的商铺,成片的花灯组成的“花海”……在灯光的映衬下仿佛身着华服的美少女有着浑然天成的绝世美颜。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是青州古城实现文旅融合的又一重要路径。尤其特色街区的打造,让夜晚的青州古城,成为不少人的网红打卡地。

2020年上半年,面对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青州古城管委会坚持示范带动,从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环境营造、规范管理和提升服务等方面入手,尽快适应新的变化形势,倾力实施夜间经济发展政策。按照示范带动的总体思路,着重打造“三大特色街区”。

第一条,打造东华门南巷网红时尚街区。抓住青州古城作为山东省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机遇,重点打造“时尚+”灯光秀、夜间驻唱、汉服秀等展示模式,在原有业态基础上,进行业态景观重塑,形成潮流美食街及网红打卡地,“知心”地为年轻一代打造有型有趣、时尚前沿打卡地。在东华门南巷网红时尚街区,建成160米长山水景观带、1280平方米省内最大的灯光天幕等景观设施,为游客提供免费雅座200余个。

第二条,打造民俗馆广场古风与演艺区。依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运用“街区+”演艺、非遗、民俗、旅游等夜生活模式,通过营造明代文化氛围、穿戴明代服饰、街头演艺、古代娱乐项目、卡通动漫、历史剧目专场等,打造以特色文创、民俗文化、传统文化、餐饮休闲和演艺售卖为主的综合性历史文化特色街区。

第三条,打造高家亭巷花卉与吉祥文化背景下的餐饮街区。围绕青州花卉文化与龙凤呈祥等传统文化,设计景观小品,实施亮化工程,使餐饮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成为独具一格的特色街区。

据刘元德介绍,以上“三大特色街区”均实行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650多万元,古城夜间经济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局面,极大地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一跃成为好客山东县域旅游目的地中极具诱惑力和感召力的夜游品牌之一,是体验齐鲁大地“古邑”之风的良好去处。

越夜越美丽的青州古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据了解,下一步,青州古城为聚焦打造“食、游、购、娱、体、展、演、宿”多元夜间消费市场,坚持文旅深度融合,重点将在七种(类)业态布局。

一是民宿类。古城内现已有木青茗苑、后晌、舍予、马家胡同等民宿品牌,共21处,床位353张,住宿品质不断提升。二是茶室、酒吧、音乐吧等聚客能力强的新型业态,主要为满足游客多样需求。现有的如憩园茶舍、等一个人酒吧、蓦然酒吧等。三是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四是精品文创产品开发机构。五是围绕青州特产名吃,诸如糕点、烧饼、剪刀、麻花、煊饼、牛羊肉等,推出一批青州特产名品示范店。六是夜游古城景点项目。七是依托大明遗韵演艺区,重点策划组织打造一批具有青州古城文化特色的经典情景剧,以丰富古城夜间文化演艺活动,更好展示古城历史文化。

在呈现“最美”古城背后,离不开管理服务的强化。“为此青州市建立古城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集联席会议,解决具体问题。提升原住民居住质量和商户的经营条件,使各方都从‘古城游’大发展中受益。”刘元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