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疫情常态化下儿童康复机构该如何应对?北大医疗脑健康分享家校新模式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疫情卷土重来,正在解冻的儿童康复教育再次戛然而止。

疫情卷土重来,正在解冻的儿童康复教育再次戛然而止。

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疫情防控工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都面临哪些严峻形势?在疫情常态化中,康复机构如何自救?在2020下半年,康复机构间如何互助取暖?这些问题的解答,都将对孤独症康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6月23日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共同举办了“京津冀疫情常态化,孤独症康复机构如何互相支持线上交流会”,希望通过互帮互助,能够让各机构在疫情常态化下更好生存,最终帮助更多的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

图片

(图为线上交流会现场照片)

据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中国残联福利基金会特邀理事贾美香;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吴卫红,与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113位儿童康复机构负责人参与了本次云端对话。

疫情,改变了什么?

——机构巨大的运营压力,家长巨大的心理压力

“停课,高支出,零收入,这就是我们机构正在遭遇的。”北京某机构负责人在交流会上坦言。而这,也是全国儿童康复机构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那么,疫情究竟正在给儿童康复行业的2020带来怎样的影响?儿童康复教育将迎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贾美香老师通过一份由189个机构参与的调研,回答了我们。

调研结果显示,疫情之下,房租压力、教学质量待提升、儿童生源不足、服务模式单一、教师能力和教师数量的不足正制约着机构的发展。其中,房租压力是处于一二线城市机构的最大压力来源,占比超50%;而其他城市,生源仍是最令他们苦恼的。疫情常态化,如何节流、开源成为机构首要思考的。

(图为:儿童康复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占比)

疫情让机构的运营压力徒增,同时在给机构施压的,还有疫情常态化下家长心态的改变。疫情期间,因机构干预受限,“家庭干预”已成为孤独症家庭最主要的干预模式。其中,“由专业人员指导,家长实施的干预”、“运用智能辅具实施的干预”和“家长进入教室跟着做,家长实施的干预”成为了家长最青睐的三种干预方式。当受疫情影响,家庭干预比重逐步高于机构干预,机构康复模式的改革正在被倒逼。

(图为:家庭最青睐的干预模式)

机构,该怎么办?

疫情令机构焦灼,如何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成为了摆在各个机构负责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在交流会的机构分享环节,来自京津冀的机构负责人们从不同角度带来了企业的经营心得。

节流:挑战极限式的降低成本,先自救。

天津如辉特教康复中心是一家专门服务孤独症儿童的天津市残联定点康复单位,在谈及疫情期的机构经营时,如辉特教负责人将成本控制放在了自救举措的第一位。如辉特教负责人说,如辉至今能平稳度过疫情期,离不开残联、社会组织的帮扶。合理运用政策让他们的劳资关系得到了调整,房租与税收有所减免,而申请残联的定向补贴和精细化的成本控制让机构的基本运营得到了保障,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精力为孤独症家庭提供在线课程、入户干预等。

与如辉的情况相似,河北邯郸星光特教也正在通过政策支持和成本控制努力活下去。但巨大的运营压力,也让他们担忧京津冀疫情常态化下,如何通过自救来渡过这场生死考。

开源:借助智能辅具,“进化”服务模式。

疫情常态化下,机构自救同时,也在寻求更多的出路。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的这半年,北大医疗脑健康同样背负着巨大的运营压力,期间他们也做了很多的业务尝试,如各类的线上培训、入户支持等等,但最终发现这些都如隔靴搔痒,家长需要学很多很专业的内容,家长听课时似乎学会了,但对孩子实操时还是无从下手,反而增加了家长的焦虑。

“如何把复杂的事情留给专业机构,把简单的事情让家长做?如何让家长和老师都能直观、客观的看到孩子的训练成果?如何让孩子在家就能得到专业康复?疫情把这些问题重重的抛给我们,逼着我们要解决。今年3月中,我们决定借助智能辅具嗨小保做“家校一体化训练”。作为连接家校的一个载体,我们把机构的干预课程都搬到了嗨小保,把老师日常做的康复内容,一步步分解,用动画的形式演给家长,家长照着给孩子做训练,每天的训练数据会同步呈现到家长手机的APP中,以及专业老师的电脑上,家长在训练过程中遇到问题,机构的康复老师也可以给与督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第一批使用嗨小保的家长都没那么焦虑了,他们掌握了更多的干预方法,和孩子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至今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的在校家庭已经开始使用嗨小保。相较其他家庭干预方式,借助智能辅具,北大医疗脑健康与孩子、家庭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由于训练数据的打通,家长与老师的交流也更加客观和顺畅,老师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了;加之嗨小保中的一整套专业课程内容,老师备课的压力也小了很多。北大医疗脑健康机构负责人还强调,这个过程中,随着家长寻求专业督导次数的增多,老师的收入也在提高,这也就让机构的师资稳定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除自救与业务拓展外,北京爱心语润康复中心负责人提到,对于机构,师资依旧是核心。所以利用疫情的空档期,机构们也在加强员工的充电,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升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加团队持续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让大家都能用完美的状态迎接复课。

百家康复机构,需要怎样的帮助?

究竟,百家机构需要怎么样的帮助?在“孤独症康复机构如何互相支持”的讨论环节和会后的调研中,机构们袒露了心声。

超70%的机构表示,面对冲击,希望各个机构能在协会的领导下抱团应对,从过去的“踽踽独行”向联盟互助发展,让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

超60%以上机构希望机构交流活动能常态化开展,定期进行如优秀机构运营模式探讨、机构管理迭代升级、业务形态拓宽等助力机构良性发展的专题讨论和沟通,让这里能成为一个机构成长、发展的平台。

还有近80%的机构表达对专业能力提升的需求,他们希望有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希望有更多关于教师专业能力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家庭干预指导等的系统化培训,以支持机构更扎实的走下去。

......

一场三小时的线上交流会,让我们看到了机构对发展的渴望。会议最后,吴卫红老师总结到,接下来中国残疾人康复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将联合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为儿童康复机构提供更多的关于机构运营、专业提升、人才培养的实际支持。同时,也期待机构在做好生活保障和防疫健康的基础上,做好教育研发、教研培训,做好线上干预,开发更多线上与线下结合,家庭与机构联结的全新康复模式,带来儿童康复行业加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责任编辑:方春雨]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