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天内3名儿童因消毒剂送医!


来源:齐鲁壹点

原标题:一天内3 名儿童因消毒剂送医!疫情期间,这事家长千万别大意近期,想必每个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就是84消毒剂、75%酒精、含氯消毒剂等消毒用品了,但是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如何存放这些消毒剂,家长们千万

原标题:一天内3 名儿童因消毒剂送医!疫情期间,这事家长千万别大意

近期,想必每个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就是84消毒剂、75%酒精、含氯消毒剂等消毒用品了,但是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如何存放这些消毒剂,家长们千万不可大意!

近日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急诊室

一日内就连续接诊了3名将消毒剂当成饮料误服的孩子

所幸抢救及时

孩子并无大碍

但是这也给家长敲响了警钟

▼▼▼

一日内,连续三名孩子误服消毒剂

1

将84消毒剂原液瓶误认成牛奶瓶

家长将外表与大桶的牛奶近似的84消毒剂原液放在洗手间,8岁的孩子没注意,竟然将其误当成牛奶服用。

2

次氯酸钠消毒水放入空饮料瓶

还有一名10岁的孩子,家长将次氯酸钠消毒水放在了空饮料瓶中,但没注意的是这款饮料是孩子喜欢喝的,而且没有做标识,导致孩子误服。

3

75%酒精放入饮料瓶中

这是一名相较前两名年纪较小的孩子,家长将75%酒精放入饮料瓶中,导致3岁孩子误以为是饮料服用。

误服消毒剂,后果很严重

儿童常见误服的消毒液包括火碱、硫酸、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等。这些消毒液多为酸(碱)性化学制剂,具有较强的侵蚀性,误服原液可致口、咽、食道黏膜损伤,误服大量可引起胃、肠穿孔,后期出现食道瘢痕,造成食道狭窄,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害,所以家长一定要警惕。

@所有家长,做好防防范工作

1. 不要将这些物品放在饮料瓶中:儿童常常对瓶瓶罐罐的东西充满好奇。在幼儿时期,许多孩子特别喜欢用嘴来“认识”事物,而饮料对于孩子的吸引力超强,因此在家中千万不要用饮料瓶装消毒剂。

2. 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不仅是消毒剂,还有家中的药品、农药、杀毒剂等物品,一定要放到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特别是针对年龄小的宝宝。

3. 分装瓶一定要做标识:装消毒剂的分装瓶一定要做好标识,防止误服。

一旦发现孩子误服,如何做?

1. 保持镇静:家长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责备孩子;

2. 了解误服剂量,及时催吐:要了解孩子误服的剂量是多少,能够配合的孩子立即给予催吐。

3. 准备牛奶、误服产品的资料,及时到医院就诊:家长最好先准备牛奶,保护食道及胃粘膜,尽可能减少损伤;针对农药、药品等,家长尽量了解误服物品的名称、种类或者携带包装前来,以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误服物品属性,对症救治。

除了被误服外

消毒用品也要科学使用

使用不当反而会有损健康

▼▼▼

84消毒液不宜接触皮肤

84消毒液能够杀菌消毒,原理是因为分子式中的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把细菌和病毒氧化,使病毒的蛋白质氧化变性,而氯离子也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之死亡。

84消毒液对人的皮肤也具有腐蚀性,直接接触后手上会有种滑爽感,这就是皮肤被腐蚀了,所以用它的时候要戴上手套和口罩,并且根据使用说明进行稀释后再用。

84消毒液+酒精有剧毒

84消毒液+酒精不等于双倍效果。

酒精是一种还原性的物质,84消毒液有强氧化性,也就是和氧气类似,所以酒精也可以和它发生反应。这个反应的过程里,一方面84消毒液被还原,失去了作为杀菌消毒的能力,另一方面,酒精被氧化,很有可能会引起燃烧。

混合在一起后生成有毒的有机氯化物,而氯化物是剧毒的,不慎吸入对人体会造成损害。

所以,84消毒液和酒精放在一起,不仅没有起到消毒的作用,反而会损害健康,千万不能混搭使用。

皮肤、手机、金属物品消毒适用酒精

酒精可以适用于手卫生消毒、皮肤消毒、物体表面消毒,体温计浸泡消毒。

给手机消毒最好也用酒精,因为84消毒液可能对大部分的手机贴膜,手机壳有破坏,所以不建议使用84消毒液消毒手机。

一些手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比如门把手、电脑键盘,也可以用酒精消毒。

餐桌消毒,要看具体材质,如果你的餐桌是玻璃质地的,木头质地的,那么用哪个都没关系,如果餐桌上有塑料桌布,那么还是酒精好一点,塑料桌布用了84消毒液容易加速老化。

地板和瓷砖消毒,酒精和84消毒液都可以。

84消毒液+洁厕剂=剧毒

84消毒液不能和洁厕灵放在一起,是因为洁厕灵中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它遇上次氯酸就会产生氯气,氯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如果被吸入就会损伤呼吸道。

总的来说,建议室内使用消毒剂时要保持空气流通,使用了消毒剂后要通风,否则不管什么化学物质残留在室内被人吸入,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再次提醒

千万不要将消毒剂等物品放在饮料瓶中

不要放在孩子触及到的地方!

(广州日报、健康广东、半岛晨报、都市快报)

[责任编辑:曲美娜]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