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永恒的红色记忆——记栖霞市臧家庄镇西林村支前民工李奎殿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72年前,年仅18岁的他不顾全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大参军”的红色革命热潮中。他先后跟随部队解放威海、参加淮海战役火线抢救伤员……

72年前,年仅18岁的他不顾全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大参军”的红色革命热潮中。他先后跟随部队解放威海、参加淮海战役火线抢救伤员……芳华易逝,初心不改。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但那一段段铭刻在历史年轮中的烽火狼烟,却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不能忘却,如今的他早已是耄耋老人,向我们讲述着支前民工为了建设新中国的无悔奉献的感人故事。他就是栖霞市臧家庄镇西林村支前民工李奎殿。

全村最年轻的民兵

李奎殿永远都不会忘记1947年的6月,当时在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党政军民高举“民兵是胜利之本”的大旗,坚持不懈地开展“大参军”运动,不断地发展和扩大地方武装,李奎殿也正是在那年加入了滚滚红流中。

“那年我刚满18岁,是全村参军民兵中年龄最小的,”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李奎殿浑浊的双眸里包含泪水,“我是在去年腊月刚结完婚,第二年6月就参加民兵跟着部队去解放威海,当时我的父母都不同意我参加民兵,因为我是我是家里的“独苗”,他们怕我上了战场就再也回不来了。”但年轻气盛的李奎殿非要参加民兵,他清楚的记得部队从村里出发那天,年轻的妻子哭的死去活来。

他们从臧家庄镇西林村出发,步行到亭口镇蓬夼村集合,在那里李奎殿正式加入了胶东军区华野9纵27军的民兵组织。随后跟部队从蓬夼村出发,途径庙后镇回龙夼村、桃村、最后到达威海崖子镇。“当时我年龄太小,特别瘦,组织就把我安排在后勤运输队,每天跟着‘小车队’跑运输”,李奎殿回忆说,“我们主要是给前线部队运输各种军需物资,几乎每天都需要步行100多里地,白天国民党的飞机不断地狂轰滥炸,我们全是夜间两三点钟运输,一路上不能生火,不能抽烟,怕暴露目标。”饿了就啃几口随身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几口河水,天天赶夜路,腿肿了,鞋破了,满脚磨得全是血泡……

1947年10月,国民党军队攻占了烟台市区,配合陆军进攻威海,由此,威海卫保卫战拉开了帷幕。“虽然我们民兵不上前线,但前方需要的军械物资全部都是由我们小车队负责运输供应”,李奎殿回忆说道,“我清楚的记得那次我们给守在金钱顶的部队运送子弹,让敌人的侦察机发现了,直接俯冲扫射我们的小车队,后来又丢了一枚炸弹,当时就炸死了5个民兵,当时真的被吓坏了,但一想到子弹运不到前线我们的阵地很有可能被攻陷,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力气和胆量,喊着就往前冲。”

解放威海回乡探亲

1948年3月,历时半年的威海保卫战以国民党军从威海合庆村东南登船逃窜至刘公岛而胜利结束,国民党军占领威海卫的企图完全破灭。据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威海保卫战,6万多胶东民兵严阵以待,边练武、边生产,时刻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期间,先后组织运输队398个,4000余人;救护队180个,1900余人;各村青妇队、自卫团、妇救会,昼夜轮流放哨。民兵和群众还在沿海及山头、山腰里,挖了简易掩体和交通壕,形成防御体系。

与此同时,百姓群众自发筹措各种战备物资。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工厂职工每天自愿工作10至l2个小时,最多达l4个小时;农村百姓多缴好粮、多卖油,保证部队的粮油供应;城市居民自愿献金、献银、献物,仅献金银就达130多斤,部队广大官兵也踊跃捐献本来就很少的津贴费。党、政、军、民为保卫威海卫竭尽全力,筹措了大量战备物资,从而保证了战时需要。

战争是残酷的,有太多太多的牺牲与伤痛让李奎殿永远不能忘怀。1948年4月,李奎殿获部队允许回乡探亲,当他满怀欣喜的冲进家门见到亲人时,妻子的一番话,让李奎殿悲痛万分。原来,就在去年李奎殿参加民兵离乡的时候,他的妻子就已经怀有身孕。“我回家后,媳妇扑进我怀里就哭了,她跟我说,我们的孩子刚出生没几天就生病夭折了,而我连自己孩子的面都没见到,我还算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么……”那年,李奎殿才19岁。

淮海战役火线救援

四月回乡,六月重返战场,李奎殿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再吃一口家乡饭,再喝一口故乡水,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心中无悔的信念,让李奎殿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淮海战役支前民工的热潮中。

1948年11月,寒冷的冬季比往年来的更早,淮海战役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阔土地上,鏖战正酣。据了解,这场以歼敌55万人而告胜的大决战中,中国共产党发动了543万民工支援前线,支前民工出动88万辆小推车与30.5万副担架。

“我之前有过一定的战斗经验,组织就把我安排在一线担架救援队,隶属华支第二专运站,主要任务就是跟着作战部队,随时抢救战斗中受伤的伤员士兵”,李奎殿回忆说,“当时我们四个人抬一个担架,我们跟着部队的战地医院走。只要哪里有战斗,就跟着作战部队上火线,救伤员”。

一线担架救援队,火线抢救伤员,是支前民工中最危险也是伤亡最多的一支队伍。“一旦双方交火,子弹就擦着头皮过,敌人可不管你是士兵还是救援队,看见对面来人就开枪扫射,在真正的战场上,子弹可不长眼,我们都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心里准备”,李奎殿说起当时的情景激动万分。

让李奎殿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就是那次冬腊月的过河行军。“我们跟着部队走,部队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特别是冬季行军,需要过河时我们就把外面的棉衣都脱了,光着身子把衣物举过头顶过河,”李奎殿回忆道,“三九天,河水冷的刺骨,身子一沾水就没了知觉,我们每个人在腰间仅留一根皮带,前后之间相互牵拉着过河,防止河水湍急把人冲走。”正是在那时的冰河行军,给李奎殿老人留下了终身的伤疾。他的两条腿被冰水冻坏,经常疼痛难忍,行路困难。如今,更是要依靠双拐才能前行。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首战争年代广为传唱的民谣,正是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展现。李奎殿老人做到了,他无怨无悔,在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他用坚定的信念,奉献出自己最美的年华,用一颗赤诚的红心,执着地追寻那份对祖国的无悔与忠诚。(蒋言芳、衣倩倩)

[责任编辑:方春雨]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