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扈鲁:瓢箪——承载着中日友好的葫芦故事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2013年3月,全日本爱瓢会会长时田勉先生来中国曲阜,参观曲阜师大葫芦文化博物馆,交流中日葫芦文化。

2013年3月,全日本爱瓢会会长时田勉先生来中国曲阜,参观曲阜师大葫芦文化博物馆,交流中日葫芦文化。应第39届全日本爱瓢会总会暨展示会特邀,2014年6月“最葫芦•葫芦文化丝路行”走进日本。

2013年,时田勉参观葫芦文化博物馆,扈鲁赠送《论语》

2015年5月,时田勉先生率团再次莅临曲阜师大葫芦文化博物馆。这次来访,扈鲁收到了时田勉带来的一件特殊礼品:一幅印有《孔子行教图》且图旁标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图文并茂的图画,另一幅是时田勉先生为扈鲁题写的唐·韦肇《瓢赋》书法作品。

2015年,时田勉参观葫芦文化博物馆

时田勉向扈鲁赠送《孔子行教图》

时田勉为扈鲁题词

扈鲁与时田勉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在谈到“全日本爱瓢会”这一名称的由来时,时田勉解释说,在日本,葫芦不叫“葫芦”,而称为“瓢箪”,“爱瓢会”一名正是取自《论语》中“一箪食,一瓢饮”中的“瓢”字。听到日本葫芦的名称来源于中国曲阜,来源于集孔子儒家思想之大成的《论语》,生长于齐鲁大地、传道授业于孔子家乡圣地学府的扈鲁感到非常高兴,中日之间一脉相承的葫芦文化渊源使得他和时田勉为找到共同的文化担当而骄傲!扈鲁感慨道:“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扈鲁深切地感受到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瓢箪”一词承载着“福禄”“和融”的美好希冀,漂洋过海到东瀛,承载着中日友好的葫芦故事。

竹筐

葫芦瓢

竹筒

谈到“瓢箪”,时田勉又饶有兴趣的跟扈鲁探讨起“箪”为何意?扈鲁说:“我们的先民非常有智慧,在自然界当中发现了三大器皿,一个是葫芦,再一个是竹筒,第三个是椰子壳。”“箪,是一种装粮食之用的器皿,在这里的‘箪’可理解为竹筒,也可理解为竹筐或竹篮,据史料考证,在春秋时期,从工艺上讲用竹笓或芦苇也能制作成圆形的小竹筐一类的器皿,因此两种理解都是可以的。《论语》中所讲的‘一箪食,一瓢饮’,是形容颜回生活之简朴,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也自得其乐,意思是饿了从竹筒(竹筐)里抓点干粮吃,渴了用瓢舀点水喝。”扈鲁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文化、社会、思想等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中国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对日本的政治、法律、文学、哲学、宗教及艺术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加速了日本的文明进程。“箪食瓢饮”这一中日两国知识分子极其相似的安贫乐道思想就是极好的例证。

曲阜陋巷街

“箪食瓢饮”的故事

今年适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中日之间各个层面的互动往来正在积极开展之中。据了解,2018年3月时田勉特地赠送扈鲁教授《育种•栽培•工艺技术全集》一书。多年来,全日本爱瓢会每年都将会刊寄送到中国曲阜,而扈鲁也及时将每期《葫芦画社报》寄到全日本爱瓢会。

《育种•栽培•工艺技术全集》

时田勉向扈鲁赠送《育种•栽培•工艺技术全集》

2018年7月,扈鲁担任总主编的《葫芦文化丛书》出版发行, 时田勉先生得知丛书发行的消息后,7月23日安排其秘书联系扈鲁,欲收藏两套《葫芦文化丛书》。11月6日,时田勉先生访问中国,同扈鲁在青岛相约,两位先生三年之后再次相遇激动的拥抱在一起,互致问候与思念并举行向全日本爱瓢会赠送《葫芦文化丛书》仪式。时田勉先生表示会与全日本爱瓢会及日本学界共享这一重大葫芦文化研究成果。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中日葫芦文化交流呈现更好的互动态势,为中日关系发展增添了亮色。

扈鲁与时田勉惜别

[责任编辑:毕洁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