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济莱合并” 山东强省会时代到来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1月9日,山东“济莱合并”正式获批。这意味着,自2000年形成的山东17地市格局正式成为历史,16地市大局已定。

1月9日,山东“济莱合并”正式获批。这意味着,自2000年形成的山东17地市格局正式成为历史,16地市大局已定。

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济南市将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为莱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

据山东省有关部门介绍,调整后,济南的城市布局从带状形变为“人字形”,辖10区2县,面积10244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人口870万,山东各市经济体量排名中,济南原本排第三,此番调整后将力压烟台,居第二。

你好,济南市莱芜区

“济莱”的前世今生

翻阅近现代史,济南与莱芜也曾两次牵手。

1914年,山东省设济南道,治所在济南市区,莱芜县划归济南道管辖。

1958年,为济南市的发展,将时属泰山专区的莱芜县划归济南市管辖。

在地理位置上来看,济南是莱芜发展的主要市场;莱芜则是济南东南部的集散门户。二者自古以来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近年来,莱芜并入济南的呼声不断。

山东是我国经济体量第三的大省,但作为省会的济南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地位。时间回到2013年,那一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济南被边缘化的趋势尽显。

而山东“地级市中年轻小兄弟”莱芜市,尽管一直以来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发展道路,却终究被格局所囿,产业发展逐渐出现疲软态势,更是急需找到广阔的腾挪空间。

同年,山东省政府公布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济南及周边6地市将联合组成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按照《规划》,两个城市将成立济莱协作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两市高度融合发展机制,实行组织领导统一、战略规划统一、重大布局统一,将莱芜建设成为省会副中心城市。

自此,莱芜并入济南开始成为公开热议的话题。

济莱合并的过程循序渐进,从“两地公交一卡通、长途变市话”“两地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到济莱高铁规划建设、济南确立“北跨东延”战略等重要节点步伐,步步稳扎稳打,自2019年起,正式修成正果。

“强省会”到来

世上所有的久别重逢,都是计划之中。

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大城市时代”“强省会时代”的声音不绝于耳。城市不够大,想要“强”就难上加难,于是,城市扩容成为了各地成功突围的方法。

就如成都代管简阳、西安代管西咸新区、拆分巢湖壮大合肥等案例,在区划调整后,这几个地市的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经济总量排名连续“超车”,强省会蓄势爆发的效果立竿见影。

这些年,济南在区划调整上的大动作不断,2016年12月22日,章丘撤市设区,2018年8月16日,济阳撤县设区。

区划调整的背后,是一个强省会时代的到来。

2018年9月对外发布的《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提出,作为济南“北跨东延”战略的一部分,要推动莱芜加快融入省会城市发展,以及要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配置、优化要素组合,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强化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核心城市地位作用。

这都显示出,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山东势在必得。

山东省省委书记刘家义在谈到济莱合并时强调:“这次区划调整,是山东加快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更好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有利于高水平打造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有利于济南莱芜长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有利于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利于在更高水平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次区划调整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若直观反映在经济层面,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济南GDP为3917亿元,同期青岛、烟台GDP分别为5985亿元、3930亿元;但若加上莱芜,济南2018年上半年GDP则增至4417亿元,稳居全省第二,向“大强美富通”的济南跨出一大步。

对于这可以预见的超越式发展,山东省政府秘书长申长友在1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区划调整,做大做强省会,打造全省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让济南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发挥龙头作用,在全省东西协调发展中发挥带动作用,在全国区域发展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莱芜市政府门口留念人络绎不绝

莱芜力量大显身手

“莱芜烧饼”以后就该叫“济南烧饼”了!济莱合并后,不少网友这样讨论。

在玩笑中,思考随之而来。能够撼动了山东18年不变格局的莱芜,究竟有何能力?

莱芜市地处山区,北邻济南。该市面积只有2246.21平方公里,125万人口,是山东最小的地级市,且由于经济结构单一,莱芜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据了解,莱芜钢铁行业产值占工业增加值55%,其中莱钢一个企业就占据了2/3。

然而,这些仅仅是人们对莱芜的一些片面看法而已,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钢铁一直是莱芜的主导产业,钢铁产能最高时超过两千万吨,产值占比达到七成。早在2008年济钢集团与莱钢集团就合并重组为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如今看来,这似乎也为现下的“济莱合并”埋下了伏笔。

业内人士分析,莱芜尽管总量排名垫底,但是社会发展水平并不低,人均GDP更是列全省第七,可以说莱芜并入济南,并不会给济南带来负担,反而如虎添翼,让济南打通了东南部发展的广袤空间,由现在的一腿独行,变成两只脚走路。

莱芜地处齐鲁最中心,可以打造全省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另外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充足且廉价的劳动资源,以及物产丰富的农产品,可以为承接济南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发展空间发挥能量。

2018年9月印发的《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就强调,要推动莱芜加快融入省会城市发展,推动钢铁产能调整和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济钢技术、人才积淀优势,打造国家级钢铁产业转型示范城市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粉末冶金产业高地。

强强联合,两地共赢。

莱芜成为济南市辖区,实现省中心一盘棋规划,可以给莱芜疲软的经济注入动力,同时让区位潜力有条件变成区位价值,融入省城经济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有利于更好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构建与京津冀地区多元互补、协调联动、合作共赢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盛酉优]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