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80后张临涛:与西部新城相伴十年,共成长!


来源:济南时报

海魂衫、牛仔裤,提到自己谦虚低调,说起业务却侃侃而谈,是印象济南·泉世界项目负责人张临涛留给记者的最深刻印象。出生于1981年,大学毕业一年半后辞掉公务员,看似“不安分”的他,却在西城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一干就是10年。

张临涛(左) 记者 刘玉乐 摄

海魂衫、牛仔裤,提到自己谦虚低调,说起业务却侃侃而谈,是印象济南·泉世界项目负责人张临涛留给记者的最深刻印象。出生于1981年,大学毕业一年半后辞掉公务员,看似“不安分”的他,却在西城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一干就是10年。“我有幸见证了西部新城的十年发展,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相比之下,新城带给我的更多,促我成长,予我荣光。”

协助开展规划研究

济南西站实现“零换乘”

2011年7月1日,国内首条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济南铁路局管内的济南西站成为京沪高铁的五大始发终到站之一,济南也成了国内首批拥有高铁车站的城市,进入“高铁时代”。

如果时光再往回倒流三年,2008年第一次来到西区看到的场景让张临涛至今难忘,分布四大部队、建筑都是低矮平房,马路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眼看着这些,当同事跟我说要建西部新城时,我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张临涛说,他们最初的任务是让西站顺利通车,然而当时高铁尚属一个新名词,“高铁是什么?我们谁也没有见过,只是隐约感到高铁通车从济南到北京上海更近了。”

为了弄清楚高铁到底能为城市带来什么,张临涛跟随同事开始四处取经。中国没有高铁,他们就去日本、欧洲等有高铁的地方参观考察,邀请北京、上海知名规划设计团队做图纸。“考察了一圈我们发现所有高铁都是交通综合枢纽的概念,而且它不仅能改变城市交通和空间,随高铁而来的是产业的集聚。”济南西站由最初一个简单的站房正式确定为建造以高铁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

如今进入到济南西站能够真正感受到“零换乘”,地下为出租车候停区和停车场,南侧为长途客车西站、东侧为礼乐广场、东南侧为公交枢纽,此外还预留了轨道交通线。“经过与国家发改委、铁道部领导汇报,他们一致认为西站的方案是开拓性的、超前的,我们也开始有了信心。”张临涛说。

始终坚持一线工作

378个地块“如数家珍”

多年来,济南西站作为国内重要的高铁枢纽,为巩固济南传统交通枢纽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济南乃至山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与此同时,“一座车站撑起一座新城”,围绕济南西站打造的济南西部新城拔地而起,大量会展、文化、旅游项目入驻,成为济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的增长极。

2010年前后,张临涛的工作内容从规划逐步转向土地开发,在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西部新城“筑巢引凤”。“那时西城虽然相对落后,但自然资源却非常优越,没有被肆意开发,像一张白纸一样等待着我们重新书写画卷。”张临涛和同事将前期完成的设计规划称之为编制西城的“遗传代码”,他们发现规划只是城市的架构而产业才是真正的血肉。

在从事土地开发的几年里,张临涛将西部新城共378个地块整理成一本本“专属档案”,随便提起任一地块都能如数家珍。他最多时一年可卖出4000多亩土地,但是对开发商坚决不会降低要求。按照规划,哪些地方发展总部经济、哪些地方发展文化产业,他绝不含糊,甚至于精细至每一座楼的高度、色彩、地下管线的敷设等。

“西部新城是按照住宅、商业和产业同时配置的,当时我们和开发商讲条件,不能只把肉拿走了,只剩骨头。”张临涛说。9月21日,印象济南·泉世界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该项目不仅为西部新城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家门口的文化商业综合体,实现生活品质升级,在这里,多业态、多产业实现相互融合,还能带动济南西部的整体配套升级发展。

如今,张临涛来到西部新城已有10个年头,他从事的规划、土地开发再到现在印象济南·泉世界项目运营管理,都是始终站在一线为西部新城“添砖加瓦”。对于未来,张临涛对西部新城有着自己的憧憬与期望:“我希望西部新城可以成为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不必特立独行,但希望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舒服自在地呼吸。” 

[责任编辑:孙雪萌]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