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东76岁老人义务修补道路16年:不图什么 习惯了


来源:澎湃新闻网

76岁的杨荣奎已坚持修补道路16年了,他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他被称赞为当地的“愚公”。

原标题:暖闻|山东76岁老人义务修补道路16年:不图什么,习惯了

76岁的杨荣奎已坚持修补道路16年了,他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他被称赞为当地的“愚公”。

杨荣奎是山东临沂市郯城县杨集镇孔圩社区王海子村人,该村有约800人。7月28日,王海子村村干部杨以通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杨荣奎自2002年开始修补路,该村的路多是土路,易出现坑坑洼洼,杨荣奎看见哪里有坑,都会主动填平。

为何坚持义务修补道路?杨荣奎向澎湃新闻表示,路坑坑洼洼,大家都不方便,也没人管,他看不惯,就自己去修,“不图什么报酬,就是想看大伙走平安路”。

杨以通表示,三年前,杨荣奎被纳为保洁员,和另一人一起负责整个村子的道路清洁工作,两人的每月工资均是500元,由镇政府发放。目前,杨荣奎除了做保洁员,仍继续义务修补道路。

杨荣奎在修补道路 本文图均为受访者供图

看不惯烂路就自己去修

2002年,60岁的杨荣奎萌生了修补道路的想法。

据《鲁南商报》7月25日报道,2002年夏季麦收时节,杨荣奎帮儿子运输麦子,看到村西田间生产路上坑洼不平,大家都行走不便,于是就打算自己修补道路。之后,杨荣奎买来铁锹、塑料桶等工具,开始了义务修路的漫漫征程。

7月28日,村干部杨以通告诉澎湃新闻,王海子村有约800人,村内多留守老人和儿童。杨荣奎自2002年开始义务修路,至今已坚持16年;杨荣奎有三个儿子,目前均在外地打工,只有杨荣奎和妻子在家,两位老人还种了六分地。

据杨以通介绍,王海子村有一条水泥路,属于中心道路无需修补;村西边有三条土地,由于是“生产路”,三条土路过往车辆多,常被压得坑坑洼洼。杨荣奎干完农活,看见哪里有坑,就扛锄头去填平。下雨天,路上有水坑,杨荣奎会拿砖土垫上。

“全村的路只要老人看见有坑都会去修。”杨以通说。

为何坚持修路?杨荣奎向澎湃新闻表示,因过往车多,路常常被压得坑坑洼洼,大家都不方便,也没人管,他看不惯,就自己去修。

杨荣奎称,两三天他就要修补道路一次,一年要修补上百次。

杨荣奎在修补道路

“不图什么,习惯了”

杨荣奎告诉澎湃新闻,他坚持修路,不图什么报酬,就是想看大伙走平安路。

杨以通向澎湃新闻表示,该村没有经费请人修补道路,他曾提出给杨荣奎补贴,遭杨荣奎拒绝,杨荣奎说自己有钱花,干这个也不是为了钱。

杨以通透露说,曾有村民问杨荣奎,“也不图报酬,为什么要去做这些?”杨荣奎回答说,“我看见村民走路不方便,我把路垫垫,大家方便了,我心里也高兴。”

对此,杨荣奎的妻子廖某表示,在地里干完农活,丈夫会去村里四处转转,看看有无需修补的,“修路是好事,家里都没什么多说的,虽然年纪大了,但他身体挺好,想干就会继续干,儿子们也都挺支持的”。

王海子村是孔圩社区下属的一个自然村。孔圩社区的社区党委书记张振彬告诉澎湃新闻,杨荣奎的善举,当地人都知道,而且杨荣奎除了修补道路,还有做清洁,把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村里都说老人(指杨荣奎)做好事,老人就说,这不算什么好事,我只要看到了,就去干,也不用表扬我,已经养成习惯了。”张振彬说。

张振彬表示,因积极主动,三年前杨荣奎被纳为保洁员,每个月镇上会给他发500元的工资,保洁员的职责只负责道路的卫生保洁,不包括修补道路。

对此,杨以通向澎湃新闻表示,王海子村共有两名保洁员,杨荣奎是其中之一,两人负责村内道路的清洁工作,工作量基本一人一半,两人每月工资均为500元,由镇政府发放。

[责任编辑:李翠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