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援疆新闻平台专访喀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援疆人才刘晓鹏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2017年3月,刘晓鹏作为第九批山东援疆干部人才,肩负组织的重托,告别泉城济南的妻儿,告别山东艺术学院的领导同事,来到万里之遥的西北边陲古城喀什,成为了喀什大学艺术学院的一名援疆教师。

原标题:国家援疆新闻平台专访喀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援疆人才刘晓鹏

中国发展网讯(国家援疆新闻平台高爱疆、刘伟报道) 2017年3月,刘晓鹏作为第九批山东援疆干部人才,肩负组织的重托,告别泉城济南的妻儿,告别山东艺术学院的领导同事,来到万里之遥的西北边陲古城喀什,成为了喀什大学艺术学院的一名援疆教师。援疆一年半来,刘晓鹏始终牢记援疆干部的使命,自觉融入当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高校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主动作为,用他真挚的情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谱写了一首首新时代的忠诚奉献之歌。

永葆革命本色,时刻不忘我是一个兵

刘晓鹏在进入山东艺术学院作曲专业学习之前,曾是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四年的军旅生涯锻就了他忠诚于党、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革命本色。喀什大学所在地——新疆喀什市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西靠帕米尔高原,常年干燥少雨,特别是春季,大风浮尘多发,与温润宜人的济南相比,气候条件相对恶劣。

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工作环境,刘晓鹏从不抱怨,总是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有困难,房间太干燥,他就在房间里多放两盆水,笑称是“自然湿度调节器”。

遇到浮尘天,他一边告诫自己的学生要戴好防尘口罩,自己却从不在意是否需要戴口罩防尘。有时浮尘过重,不得已戴上口罩,但只要一走进教室,他便会毫不犹疑地将口罩扔到一边,滔滔不绝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有时在讲课的过程中被浓重的浮尘呛得直咳嗽,学生们心疼地让他歇一会,他却总是笑笑说:没关系,喀什的浮尘是绿色无污染的,呛两口就习惯了。他常说:我曾是一名军人,对军人而言,再多的苦都不算苦,再大的困难都可以战胜。在战场上,我们可以冲锋陷阵,甚至可以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为了边疆人民的教育事业,多呛两口沙尘又算得了什么呢?

勇挑重担,开创工作新局面

刘晓鹏是山东艺术学院青年作曲教师,也是一名蜚声国内的青年作曲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舞剧《风筝》作曲、歌曲《初心》,全国第十届艺术节开幕式作曲、音乐总监等重要创作成果都见证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作为喀什大学的一名援疆干部,在了解到学院师资特别是作曲专业师资比较紧缺的情况下,他主动担责,在艺术学院为他安排的《歌曲作法》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又主动申请承担了《电脑音乐制作》、《合唱指挥》等重要课程的教学。

刘晓鹏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作曲家,更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优秀教师,他的课堂教学总是生动活泼、神采风扬,无论专业基础好还是专业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都会被他饱满的情绪和精彩纷呈的讲解所感染,学生们的学习成效十分显著。在他的精心辅导和帮助下,2017年8月,艺术学院由三名民汉学生组成的音乐创作小组携带作品《心哭了》参加第十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计算机音乐创作类比赛获全国三等奖,开创了喀什大学艺术学院在这一国家级大赛计算机音乐创作比赛获奖的先河。

为了真正实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的援疆理念,刘晓鹏还主动承担了两名青年教师的教学辅导培训任务,在他孜孜不倦的帮助和努力下,两名青年教师进步神速,已经基本具备了独立承担部分作曲实践课程教学的能力。他总说:边疆的高等教育太需要支持了,我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点,能在援疆结束时让青年教师们顺利地接过作曲教学的接力棒,我才对得起组织的重托和援疆人的使命情怀。

2017年9月,喀什大学为更充分地发挥刘晓鹏的专业能力,通过全面考察,将他聘任为艺术学院副院长,分管艺术实践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学院班子成员一起,为艺术学院的艺术实践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专业成果,而且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017年10月以来,喀什大学发出了“争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表率”的倡议。倡议在学校发出的当天,刘晓鹏便敏锐地意识到可以通过创作歌曲传唱歌曲的形式助推这一倡议的贯彻实施,这一想法随即得到了艺术学院院长王成文的肯定和大力支持。“没有合适的歌词就自己动手”,两人一拍即合。在与王成文院长“痛苦地”磨合了近三天后,一首几近完美的歌词《你好!请讲普通话》横空问世。带着责任与使命,刘晓鹏很快便创作完成了歌曲《你好!请讲普通话》。

歌曲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喀什大学引发了传唱热潮,校园一时四处回响“你好!请讲普通话”的朗朗歌声。歌曲上传网络后,各大音乐平台好评如潮。歌曲迅速飞出校园,飞向广袤的南疆各地中小学,飞向全疆的各个角落。

2017年11月,艺术学院在接到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任务时,距离作品上报的截至日期已不足一周,刘晓鹏迅速提出了结合十九大精神的宣传活动创作表演唱参赛的思路,在得到学院主要领导支持后,他勇挑重担,一方面组织学院各专业迅速遴选参赛作品,另一方面,他亲自动手,连续奋战了3个昼夜,迅速完成了歌曲《帕米尔之花回来了》的创作。同时,安排好作品呈报的排练、录像、服装、道具等准备工作,与学院的其他领导同事一起,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作品的提交。

2018年4月,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结束,艺术学院首次在此项国家级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五名教师获指导教师奖,喀什大学获优秀组织奖。其中,由刘晓鹏创作的表演唱《帕米尔之花回来了》获专业组声乐类别三等奖。

国家援疆新闻平台对话刘晓鹏

6月17日,国家援疆新闻平台与山东援疆人才、新疆喀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鹏副教授进行了对话,听这名优秀的作曲家分享他进疆工作一年多来真实的内心感受。

国家援疆新闻平台:刘院长,山东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一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地方领导的高度好评,作为文化援疆教育援疆的代表,请您谈一下工作感受?

刘晓鹏: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淳朴友好的眼神,能歌善舞、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并将对我产生持续的影响,激励我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调整充实我未来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一名文化战线的老兵,经过一年来的学习与努力,尤其是在向身边的领导与同事学习的过程中,我在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处理应急状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何从一名普通的作曲者到一个学院的带头人,带领大家学专业、用专业,圆满完成组织交给我的政治任务,始终压在我心头,促使我经常反思并不断总结,并时常提醒自忆把社会责任、社会公益作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融于工作中,把它作为最高精神信仰,把援疆作为人生的一种历练,不虚度此生。

国家援疆新闻平台:在工作中你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您提出最基本素质应该具备“三个过硬”、“三种精神”,请您具体的介绍一下?

刘晓鹏:三个过硬就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不来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大;不来新疆,不知道新疆在中国的战略地位有多重要,境内外各种反动势力一直试图破坏新疆的大好局面,只有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政治挂帅才能做好一切工作!

其次,作为一名援疆人,无论是工作作风,还是生活作风,始终要严于律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只有经得起群众的监督,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另外,作为技术型援疆干部,应该是本专业的一名专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个人技术过硬,让当地同事信得过,拿出自己的工作实绩,脚踏实地帮助他们提高技术与理论水平,才能真正赢得同行的尊重!

“三种精神”就是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既然决定来援疆,就要端正援疆动机,讲奉献,少计较个人得失,讲大局,“援疆”是一个品牌,代表着家乡9000多万山东父老乡亲;来疆后新的工作单位,各方面条件肯定落后于原单位,正因为条件艰苦,各方面滞后,才要求我们来帮扶,因而就不要老以设备差、技术条件落后为借口,得过且过,要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好现有条件勇于担当,克服种种困难,做出工作新成绩新亮点。另外,文化援疆是不同于其他,艺术教育和实践有其独特的特点,要讲究深入基层、与当地团队打成片,团队协作,把当地的文化资源用艺术的形式更美好的展现出来,这是文化援疆的责任担当。

国家援疆新闻平台:在新疆,您对口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压力都非常大,您是如何做到在不断地进步中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

刘晓鹏:加强自身学习与修养,平时要多学习,多看书,严于修身,严于律己,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古往今来,但凡成为俊才贤能者,无不皆是刻苦用功、博学才深、品行端正之人。2013年底偶然读到前国家领导人吴官正先生的《闲来笔潭》,那是我读的第一部人生教科书。他幼时奋发苦学的精神,远远超出常人,作者从一个农村极为贫困的苦孩子,历尽无数艰难困苦,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党和人民的优秀领导干部。通览全书不难看到,吴官正先生以诚挚朴实的文风,谦虚谨慎的品格,燃烧灵魂的激情,精湛生动的语言,及深邃渊博的知识,撰写了自己的蹉跎岁月,坎坷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我也始终坚信,如果说建房修路等基础建设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筋”与“骨”,那么文化建设则是她的“气”与“神”。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文化建设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年多来,我始终以此高度要求自己,努力发挥“黏合剂”的作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挖掘南疆的文化内涵,创作了一点能够丰富边疆百姓精神生活的作品,也希望籍此培养一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来铸就喀什地区文化的“血”与“肉”。

国家援疆新闻平台:教育工作队从山东远赴万里到新疆支援,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有各种困难和不习惯,您是如何做到既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又能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刘晓鹏:我们每个援友远在万里之外,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突然脱离了原来的生活模式,生活圈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和工作节奏完全被打乱,加之新疆特有的复杂的维稳形势,不能随意外出,生活单调,有些同志就表现的无所适从,尤其是一些年轻队员,血气方刚,思想活跃,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如何克服孤独、耐住寂寞、挡住诱惑,显得尤为重要。我的做法就是多读书,培养阳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与受援地的同事打成一片,善于交朋友,工作之余努力培养爱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所有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援疆专家要做好军师,当好帮手,协助当地干部职工开展工作,要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互相学习,克服“来疆镀金,出工不出力”,认为能来新疆就是完成任务的错误态度。人人都是“援疆”名片,要意识到身上肩负的历史与政治使命,提高政治站位,注重个人形象,工作要积极主动,要善于总结谋划,由理论设想到实践完善,逐步提升管理能力,最终实现由技术型人才到管理型干部的转变。

来源: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李翠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