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喜迎上合 精彩山东: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中奋楫争先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孟夏时节,黄海之滨,古老厚重而又生机勃勃的齐鲁大地,即将迎来一场历史性盛会。

原标题: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中奋楫争先

孟夏时节,黄海之滨,古老厚重而又生机勃勃的齐鲁大地,即将迎来一场历史性盛会。

作为此次上合峰会的举办城市,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锐意改革,扩大开放,可谓“敢为天下先”。青岛的沧桑巨变、欣欣向荣,是山东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是镌刻在中国大地上的一枚闪亮印记。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省委书记刘家义表示,进入新时代,山东要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必须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克服路径依赖,将改革进行到底。

聚力改革勇攻坚

奏出时代最强音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正确方向,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突出协同配套,勇于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在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宏大乐章中,改革正奏出时代最强音。

——破解难点,改革提升发展效能。

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牵住“牛鼻子”,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加以突破,才能以点带面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棋盘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深化国企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是两台必须唱好的“重头戏”。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连续召开大会,对这两个领域的改革发展作出部署,并出台国企改革“十条意见”和非公经济发展“十条意见”,力破山东国企大而不强、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两大“心头之痛”。

一年来,这些改革举措创造了诸多“前所未有”——58家国企混改试点超半数已完成,616家经营性国企纳入统一监管;“鲁民投”新旧动能转换基金高端化工母基金首期50亿元即将落地,山东民营资本全面开启抱团投资、跨界发展模式……通过改革,发展效能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进一步迸发。

——直击痛点,改革激活体制动能。

制度供给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标准。只有用改革破壁清障,激活体制动能,提高制度供给水平,才能优化地区发展环境,高质量发展才有保障。

“放管服”改革事关地方发展大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聚焦打造精简高效政务生态的要求,我省出台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部署开展了削权减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行动”。

在烟台,项目立项到施工许可被压缩为27-32个工作日,与全国先进城市相比,实现了审批时间最短。“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找准‘放管服’改革的落脚点,真正把群众和企业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受不受益作为最根本的检验标准。”省政府审改办副主任刘长波说。

——紧盯热点,改革呼应民生关切。

人民福祉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造福人民是最大的政绩。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使改革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意愿。

释放改革红利,最大限度让群众受益,是医改的“初心”,也是改革前行的动力。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报,表彰滨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要大力推进‘健康滨州’建设,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滨州市卫计委主任商秀丽说。山东创新开展临床路径下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首批102个病种的支付标准、105个病种的收费标准在二三级医院实施,参保居民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个人负担实现双下降;全面实施乡镇住院200元起付线以上全报销制度。

把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事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一年来,我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专业及课程改革,确定58个专业为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在全国率先打造“就业扶贫车间”扶贫新模式;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围绕督察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倒逼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

改革,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扩大开放不停步

塑造开放新优势

扩大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

日前,商务部正式复函,支持青岛创建全国首个“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这将使青岛成为上合组织有关国家及中亚地区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也为日韩等亚太国家商品进入中亚地区,辐射中东欧、西欧提供了桥头堡。

示范区建设的背后,是山东不断扩大开放的步伐。

——“一带一路”引领开放新格局。

从悠扬的驼铃到飞驰的中欧班列,时光穿越千年;从绵长的草原之路,到现代化特大型港口,地理版图上的沟通从未停止。当山东融入“一带一路”,这条历久弥新的世界贸易通道再次散发出巨大的活力。

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

对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一系列部署。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开放,要着力融入“一带一路”,着力提升引资引智水平,着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加强各类园区建设,着力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

以此为新起点,山东以全球眼光和开放思维,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过去一年,我省对“一带一路”进出口增长16.4%,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27%;对“一带一路”投资100.6亿元,增长81.7%,占全省的26.7%;纳入商务部统计的13家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61.9亿元,居全国首位,这其中9家布局在“一带一路”……

——创造环境,利用外资追求高质量。

2017年,美国谷歌、江森自控、苹果,英国石油公司(BP)、荷兰路易达孚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首次来我省投资,全省累计吸引212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713个。在外商投资企业和项目中,将重点放在“四新”“四化”上是山东一大亮点。

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我省医药、航空航天器及设备、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医疗仪器仪表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3.6%、2.9倍、73.5%和42.7%;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20亿元,增长40.2%。惠普智能打印机、空客直升机、思科网络科技、雅培现代牧业等一批具有较强引领性、影响力的大项目相继落地,有效地推动了山东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引进外资意味着引入新的投资主体、新的企业制度、新的分配理念和新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不仅加快了山东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行为的规范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更促成了包括政府职能转变在内的体制机制变革。

一场自加压力、自我革命的营商环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推行“互联网+快递”审批模式,创新实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构建“大招商、大审批、大服务”的大部制行政管理架构,建设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多领域大力度的改革之下,山东这片沃土正迎来新的开放机遇。

——培育新业态,塑造开放新优势。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17年山东外贸交出一份亮丽答卷,进出口增长15.2%,出口增幅列全国出口六强省市第二位,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绩背后,是外贸竞争优势的重塑。山东外贸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期,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正在加快形成。加工贸易“委托设计+自主品牌”出口占比,由不足20%提升到35.3%,先后认定了312个国际自主品牌。全省马德里商标注册达到2487个,国际自主品牌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10.8%提升到14.2%。

重塑山东外贸新优势,新业态和新模式增添了新动力。2017年全省跨境电商出口增长42%,本土培育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出口增长34.5%,市场采购贸易出口62.8亿元,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出口接近1000亿元。通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激活了“不懂不敢不会”做外贸的中小微企业。

培育外贸新优势,不能只靠货物贸易。省委把服务贸易列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内容,省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出台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实施意见,启动了5个省级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和19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促进了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开放合作,让丰硕成果惠及山东及世界。

奋力续写新篇章

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解放思想,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先导。

“从传统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单一的GDP增长速度情结中解放出来,从守旧守成中解放出来,从机械的政策视野中解放出来,从窄视野、小格局中解放出来,从‘我的政绩’中解放出来。”2月22日,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直面问题,提出了思想再解放的六大着力点,发人深省。

随着改革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这对各级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担当,是个现实考验。

——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让发展质量更高。

2月8日,十一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为全面深化改革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指明了方向:在“敢闯敢试”上下功夫,在“蹄疾步稳”上下功夫,在“纵深推进”上下功夫,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在“统筹协调”上下功夫。

“敢闯敢试”,就要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突破口,推进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深刻变革。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中央对山东新的要求,是山东的重大机遇,也是山东人敢为人先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新旧动能转换大幕已经拉开,齐鲁儿女必须以改革为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心无旁骛,只争朝夕。

“纵深推进”,就要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放管服”改革关系地方发展活力,为从根本上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今年1月我省出台《关于在国家级功能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改革审批方式,加强综合监管。下一步,还将出台实施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方案。

“真抓实干”,就要建立长效督察机制,严格落实问责机制,坚决克服形式主义,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做好全省人才工作的“纵贯线”,跟踪问效是其中关键一环。今年,我省对照人才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台账,对已经完成的33项重点任务进行再梳理再回顾,对已经制定出台的文件,在程序上再细化再完善,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

——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引领山东发展新征程。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省将在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上实行对外开放,在构建新体制、发展新模式、塑造新优势上走在全国前列,建成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沿海开放新高地,努力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今年,在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上,我们推出一系列新举措:重点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市,借鉴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落实投资负面清单管理、贸易便利化措施、商事制度改革;依托沿海港口集群,突出日韩、东南亚到中亚、欧洲的跨境贸易、转口贸易,探索中欧、中亚班列发展的新模式,以物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带动‘十强’产业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塑山东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创新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日韩山东周、香港山东周、欧美商务周和‘选择山东’全球路演等系列活动……”省商务厅厅长佘春明介绍。

6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就将召开,“和合共生”的梦想将从这里开启新篇。这将成为山东对外开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山东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新的时代方位,标注新的起点。奋进新时代,山东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改革开放,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中奋楫扬帆,展现“敢领风气之先,敢于创造,善于创新”的齐鲁气象,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代玲玲 张春晓 赵君 肖芳

[责任编辑:李翠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