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汶上白石镇发展特色种植脱贫致富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济宁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孔孟之乡谋发展乡村振兴看济宁”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济宁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济宁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孔孟之乡谋发展乡村振兴看济宁”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济宁行活动于5月15日到18日举行。本次活动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济宁样板”,重点宣传报道济宁全市各级在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上的好思路好经验,报道济宁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好典型好做法,报道济宁在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方面的大力举措。

“等把这批根雕发走,我就又能赚2000元了。”汶上县白石镇夏村村民孙克歧正在家中准备把他刚雕刻好的根雕打包发货。孙克歧告诉记者,他是村里的贫困户,去年一年在旅游合作社务工赚到了2000多元的工资,加上扶贫个人所得的1300多元的分红,孙克歧的收入比此前翻了好几番。

在夏村,像孙克歧这样在合作社里务工的贫困村民共有十几口人,随着全村开启了“扶贫+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村里贫困人口均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从桃李百合到茶园飘香,空壳村摘掉穷帽子

白石镇夏村是典型的山村,山上缺水,靠天吃饭,每年每亩地几乎没有收成。随着村里提出了“村南花香、村内饭香、村北果香、茶园茶香”的发展布局,村支部抓住机遇引进济宁祥和茶园有限公司,开始发展近300亩茶叶种植。荒山披绿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村里牵头成立鑫昙农业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将流转给懂技术、会经营的核桃大户、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种植200亩。

村集体以60亩集体土地入股,占股30%,先后种植荷兰土豆、百合、猕猴桃等作物140亩,梨树、杏树、石榴树等果树4100棵,所得收益村集体分红30%,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同时,以每亩700元价格,对外承包,用于生态茶园建设,每年增加集体收入3.5万元,彻底摘掉了“穷帽子”。

而贫困户孙克岐所说的旅游合作社就是鑫昙旅游合作社。该合作社总投资200万元建设采摘园区,园区种植全部采用人工粘板等绿色除草除虫技术,施用有机肥料,无农药化学残留,所产果蔬味道鲜甜醇香。

“目前,采摘园的果蔬种植已初见规模,我们也优先雇佣贫困户在这务工,工资实行按天结算,工资为80-100元/天。”村支部书记吴进军说。

特色种植盘活山区资源,绿了荒山富了村民

“以前真不敢想,像我这个年纪还能挣到这么多工资!”在蔬菜种植园除草的务工人员夏村村民夏英军开心说,他今年60多岁,到蔬菜种植园务工之前,一家人在家务农,每年产下的粮食只够自家食用,而且因为夏村属于山区缺水,粮食产量很小,一家每年收入才不过几千元,是当地的贫困户。随着2017年乡村振兴土地流转大形势下,夏英军把家里几亩地全部流转给了蔬菜大户,地租就赶上原来一年的粮食收成,还旱涝保收。

当土地流转后,夏英军又到蔬菜大户那里务工种植蔬菜,不仅管吃,每个月还能拿到1800元基本工资,加上加班费等,平均每个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是我以前在家务农一年的纯收入!”算起经济账,夏英军难掩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自从建起现代农业示范园,当地农民不仅有务工收入,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反租倒包等形式增加收益,着力构建起一个企业带动一批农户脱贫奔小康的发展格局。

从实践来看,合作经营、特色种植既盘活了山地资源,也培植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责任编辑:曲美娜]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