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济宁:汶上古城筑巢引凤生态先行 特色种植种出一片“黄金田”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田间农民劳碌,村内美丽整洁,走在汶上县郭楼镇古城村里,白墙灰瓦,河流环村,绿柳垂绦,五颜六色的花朵开在草地上,平整干净的水泥道路延伸至远方。广场上,三五成群,孩童嬉戏,一副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近在眼前。

田间农民劳碌,村内美丽整洁,走在汶上县郭楼镇古城村里,白墙灰瓦,河流环村,绿柳垂绦,五颜六色的花朵开在草地上,平整干净的水泥道路延伸至远方。广场上,三五成群,孩童嬉戏,一副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近在眼前。

旧貌展新颜,念好生态经

古城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多年前,村内不仅尚存多处郕国城遗址,村里的居住环境也颇为“老旧”,村民们迫切希望能改变现状。

乡村建设,生态先行,为改变古城村面貌,传承保护郕国历史文化资源,当地政府抢抓机遇,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对乡村就貌进行了改造。修复了护城河,打造了观景台,传承儒家文化的内涵打造了三乐岛、景观桥、仿古街等景观,江北水乡的村貌渐渐显露。

有了生态环境作为支点,古城村的乡村发展渐入佳境。温室种苗培育区、四季蔬菜栽培区、有机蔬菜示范区、果蔬采摘体验区、生态水系种养区等多个现代农业项目的落地如雨后春笋,老村旧貌焕新颜,形成了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文化感悟、休闲娱乐、垂钓餐饮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这几年村里打造出的旅游项目吸引了不少周边的县去和城里的人来这里过周末,之前村里没有农家乐,我回来开了一家农家乐饭店,在家门口经营,成本降低,也有回头客,生意不错,收入也很客观。”在城里打了几年工的村民李召运,看到村里发展旅游业,抓住创业时机,回乡创办了农家乐饭店,年收入20多万元。

筑巢引凤探索振兴新模式

家门口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党支部开始探索发展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家中的环境也要有质的改变。

有了生态宜居的环境为支撑,筑巢引凤,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看好古城村发展前景及游客数量,与村党支部达成合作意向,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着力打造田园综合体。

“自从村里有了绿化,我们这样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也能在家门口干上活了,一个月能领到1000多块钱。”王复珍是村里的贫困户,以前家里几乎没有经济来源,现在不仅能打理村里的花草苗木,有时候还能去大棚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给种植户打点零工。

为了让像王复珍一样的村民都能过上好日子,村党支部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行“算总账、按比例”的模式,村集体以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入股分红10%,公司以资金入股分红50%,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红40%,利用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完成的集农业示范、育种、无土栽培为一体的高效观光玻璃大棚,为集体和村民增收。

“大棚流转土地了200余亩,每年能为集体增收10万元,村民也有土地分红,这样一来,村集体和村民就能同步增收。”带领村民土地流转的古城村党支部书记李召林说。

中药材种出“黄金田” 产业发展走出脱贫路

古城村的田间地头郁郁葱葱一片碧绿,村民王建全说,这里种的不是庄稼,而是植决明子、板蓝根、乌豆、丹参等中药材,每到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全是人,村里人手不够的时候还要从邻村找人来帮忙。

李召林告诉记者,村党支部在和企业合作过程中学习先进经营理念,借助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规模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促增收的路子,全村流转土地600多亩,承包大户每亩支付村里50元作为服务费用。“目前,全村土地全部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发展杭白菊、丹参等中药材种植等特色农业,带动增加农民收入30万元。”李召林说,通过对废弃土路复垦和沟边河沿整治获得新增耕地近100亩,也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两项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3万元。目前,镇村投资建设两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已经租赁给裕登农业公司发展大棚蔬菜产业,每年35000元的租赁费由裕登公司作为股息分红全部发放给本村和周围村贫困人口,41户贫困户得到了实惠,每人每年可增收454元。村“两委”将裕登农业公司、村企亿仁川鞋厂设立为精准扶贫就业安置点,吸纳贫困户前来务工,每个贫困工人每月可增收1000元。

村党支部还牵头成立劳务公司,组织村民为种田大户及企业提供劳务,进行统一派工、集中管理,用工单位支付中介费用,村民不用出村便能像在城市工作一样,获得稳定收入。

生态振兴,筑巢引凤,古城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旅游观光、产业发展呈现链条式发展,仅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达25万元。

[责任编辑:曲美娜]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