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问答齐鲁|“鲁义”25篇文章传递的重要信号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2017年7月12日《大众日报》在头版首次推出“海右今语”的专栏,首期刊发了署名“鲁义”的题为《走在前列不懈怠》的文章。这是“鲁义”名字首次出现在大众日报上。

资料图

12月22日,《大众日报》二版要闻版“海右今语”刊发“鲁义”署名文章——《坚持做到稳中求进》。

凤凰网山东梳理发现,这是“鲁义”5个多月时间里第25次在这份山东省委机关报上发文。

2017年7月12日《大众日报》在头版首次推出“海右今语”的专栏,首期刊发了署名“鲁义”的题为《走在前列不懈怠》的文章。这是“鲁义”名字首次出现在大众日报上。

此后的7月19日,大众日报专门推出了“海右今语”的微信公众号,并“敬请广大党员干部关注”,同时还将“鲁义”前3篇掷地有声的文章做了集纳推送。

而在刊发《走在前列不懈怠》也就是“海右今语”专栏的首篇文章时,大众日报配发编者按称: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振奋精神,聚焦发力,为开创强省建设新局面汇聚智慧和力量,本报推出“海右今语”言论栏目,力求解放思想,开启思路,立足实际,解决问题。

凤凰网山东发现,“海右今语”专刊推出之时,山东省委领导班子刚完成换届不久,山东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凤凰网山东注意到,在接下来的五个多月内,“鲁义”在《大众日报》又发了24篇文章,几乎是以每周一篇的频率更新。

七成文章谈作风和方法

“海右今语”专栏是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结束后不久开设,按照其开篇文章编者按的表述,其意在“振奋精神,聚焦发力,为开创强省建设新局面汇聚智慧和力量”,这也令“海右今语”成为外界了解全省工作动向的一个窗口。

那么,“鲁义”在山东的这五个多月刊发的25篇署名文章,关注了哪些问题,都写了什么?

凤凰网山东梳理发现,“鲁义”的这25篇文章,文风在较党报平时的政论文章更为活泼的同时,主题更加鲜明,语言更为犀利,行文也多有痛陈时弊之词。

如在开篇《走在前列不懈怠》一文中,“鲁义”写到:对山东来讲,走在前列就是最现实的检验。如果我们不能担当历史的重任,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走在前列就成为一句空话,就有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就无法向全省人民交待。

而在该文结尾,“鲁义”颇为动情地表述道:生活的美好取决于对它的奉献与热爱,生活的悲哀取决于对它的轻率和懈怠。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埋头苦干,扑下身子,奋力开拓,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一定会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凤凰网山东梳理发现,“鲁义”的这25篇文章中,有多达17篇如类似开篇文章那样评论干部作风和工作方法,占据文章总数的近七成。

比如8月23日发表的《抓工作就要刨根问底》一文提出,“我们干工作,必须树立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和作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普遍问题中抓主要矛盾,从问题源头的枝蔓中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更好地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还有,要旗帜鲜明地把“求实、务实、落实”的工作导向真正树起来,“不务虚功,不摆花架子,实打实地研究、实打实地干,真正在刨根问底的过程中把真招实招硬招拿出来,真正靠狠抓落实、真抓实干把好招巧招妙招用下去,真正以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把‘抓工作就要刨根问底’的要求体现在实践中。”

8月18日发表的《学习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紧迫》尤为“猛烈”。

文章直言,再也不能像过去有些同志那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凑合着混日子了。如果还是那个老样子,被淘汰出局是必然的事情。

此外,凤凰网山东发现,这些文章篇幅在450字——2000字之间,标题即是文章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切口普遍很小但直指症结,最终又落脚于山东的全局发展。

比如在《重在平常抓在经常》一文中,鲁义写道:“经验表明,抓工作干事业,需要“临门一脚”的精彩展现,更需要沉心静气“坐冷板凳”功夫,必须在平常与经常上下苦功。”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韧劲和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钉钉子精神恒心,一步一个脚印抓推进,一件一件事情去落实,一个一个困难去攻克,定能积小胜为大胜,凝滴水成浪花,各项事业也定能大踏步向前迈进。”在上述文章中“鲁义”表示。

快人快语、直面问题

凤凰网山东注意到,“鲁义”的这25篇文章,语言风格平快、口语化、辛辣,有对工作重点的强调,有对工作方法的评论,甚至,有对一些热点、敏感问题的追问与反思。

今年年中,山东接连发生多起安全生产事故。针对这一状况,“鲁义”刊发了《答好安全“六问” 》一文。

这篇文章一开始,“鲁义”就连发“六问”:思想上是不是真正重视了?责任是不是真正落实了?制度执行到位了没有?监管措施管用了吗?落实成效怎么样?作风是不是深入扎实?抓安全工作,要对照反思,切实回答好这“六问”。

此“六问”,压迫感极强。在这之后,“鲁义”表述道:我省发生的多起安全生产事故,偶然当中有必然,天灾里面有人祸,反映了个别地方红线意识不牢、轻视安全生产的问题,安全管理混乱、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隐患长期存在、作风不够扎实的问题。抓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虚假,决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决不能报喜不报忧,决不能任由问题放在那里等待观望、无所作为。

而在文章最后,“鲁义”告诫说:要对照“六问”,自觉从主观上、从领导和工作方法上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多算算良心账、政治账、社会账、经济账,把安全的弦绷得紧一点、再紧一点;要聚焦“六问”、精准发力,以“一竿子到底”的决心和韧劲,盯住具体事,抓住关键点,做出真成效,坚决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遗憾,坚决遏制事故多发势头,以实际行动让党中央放心,让习近平总书记放心,让人民群众安心。

凤凰网山东发现,结合当前热点话题发文,是“鲁义”署名文章的一大特点。

比如8月9日“鲁义”发表的《抓精准,就抓住了扶贫的关键》一文,将笔锋聚于扶贫领域。文章提出,“扶贫开发之举,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在精准”。

再比如,12月15日发表的《学好用好大数据》一文,就关注了当前热度很高的大数据产业。他在这篇文章中阐述道:“从一定意义上说,谁掌握了大数据、用好了大数据,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文章指出,传统产业是我省实体经济的家底,“一旦与大数据嫁接,将催生无限可能、焕发勃勃生机。”

“鲁义”执笔问政的背后

山东古代有“海右”和“海岱”的雅称。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因为山东在大海西岸,故称海右;中部有五岳独尊的泰山,岱即泰山。大海和泰山是山东最雄伟壮丽的地理自然景观,因此又称“海岱”。

凤凰网山东获知,在大众日报“海右今语”专栏推出“鲁义”文章之前,国内多家省级党报上就已有类似定位的评论专栏及文章。

如去年6月,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强到任江苏后仅11天,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的头版重要位置,就首次出现了署名“辛苏”的评论文章。文章标题是《牢记使命砥砺奋进》,谈的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辛苏”文章内容涉及行政体制改革、换届风气、城市发展、互联网思维等重大课题,不时呼应江苏重要会议和决策,文风活泼,通俗易懂。

凤凰网山东发现,此前,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还在显著位置推出“辛苏专栏”,该专栏共转载了30余篇刊发在《新华日报》上的“辛苏”署名文章,其最后一篇文章发表于9月25日,标题是《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

“辛苏”专栏推出不久,国内就有媒体报道说,像辛苏专栏这样个性鲜明的短文,更像是领导个人所作。其理由是我党很多领导干部也常常用笔名给报纸写文章,通过这种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不罕见。

如今,在“辛苏”之后,又现“鲁义”,官场新式话语体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文章或许更能帮助构建新的、也更容易为普通百姓所接受的官方话语体系。

凤凰网山东发现,无论“辛苏”还是“鲁义”,在其开设专栏之初,官方并未进一步透露作者的身份详情,但这似乎并不重要。

就山东及“鲁义”来说,能够站在山东全局高度连续发文传递省委声音,这种“执笔论政”利用媒体达到治省目标的做法,其背后透露出的是一种更为开放的现代思维,这才最为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李翠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