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独家对话乡医亓庆良:不负大山五十载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来自基层工作者代表、来自基层医疗工作者代表、来自焦裕禄故乡的基层医疗工作者代表……如果把上述标签加诸于身,全国2287名十九大代表中,身为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的亓庆良无疑是唯一的存在。

凤凰网山东独家对话亓庆良

来自基层工作者代表、来自基层医疗工作者代表、来自焦裕禄故乡的基层医疗工作者代表……

如果把上述标签加诸于身,全国2287名十九大代表中,身为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的亓庆良无疑是唯一的存在。

有此存在,过去这段时间,亓庆良一直被众多目光包围着,如惊讶、称赞、羡慕……但更多的则是一种期许。而这也让激动之余,深感责任重大的他压力倍增。

“愿不负期待。”10月12日,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中心卫生院接待室内,与凤凰网山东独家对话的亓庆良这样表示,在他的背后,黄底黑字的“仁爱厚德精诚卓越”在秋阳的斜照下,闪着柔和的光。

事实上,在亓庆良迄今65年的人生阅历中,“愿不负期待”多次出现。

为不负亲人期待,出生于建国初期的他叩开了青岛医学院医疗系的大门;为不负家乡父老期待,上一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的他婉拒学校领导的挽留;为不负大山百姓的期待,参加工作之后,他多次主动放弃了分配都市大医院的机会,坚守在博山源泉镇这座家乡的小医院,从那块“没有围墙、杂草丛生,楼房破败不堪,唯一的医疗设备,是一台老得生锈的显微镜”起步,一干就是46年。

对此,大众日报曾撰文称:“他(指亓庆良)扎根山区医疗事业46年,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淳朴的医风和全新的理念,实实在在地解决着山区百姓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他也用焦裕禄式艰苦朴素、实干创业的精神,守护着山区百姓的健康,实现着如山一般沉重的人生承诺。”

亓庆良说,过去的46年里,他也曾无数次地回望过去,但每一次的回望都会再一次坚定地守在源泉这块面积仅为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在亓庆良看来,这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我走了,乡亲们看病怎么办?”

过去的46年,作为医生,他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痛苦,主刀手术万例无差错。同事说,以院为家的亓庆良几乎没有享受过节假日和星期天,最多一天做过12台手术,有着在手术台上坚守14小时的记录……

过去的46年,作为中国“最”基层医院的院长,他针对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一方面注重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千万元引进更新核磁共振、CT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提升辅助诊断水平,每年投资百万用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设,大力开展医学前沿微创技术,另一方面坚决而坚定地执行基本药物制度,药物零差价销售,具体让利多少,惠及多少乡亲父老,已无法计算。

站在当下的节点上,亓庆良说,他也曾无数次地计划未来,比如省市区镇分级诊疗医联体、“防、医、康、养”四位一体的新型办院模式等等。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吧。”亓庆良说完看了看左上方墙壁上一幅蓝图,其名为:源泉长寿山医养结合产业园。

那是亓庆良他们规划的未来。

与亓庆良对话完成后,走在源泉镇中心卫生院院内,现代化的楼群簇拥中,秋阳温柔,雕像静立,一树柿红……

不远处的山川田畴,已被清爽的秋风染得色彩斑斓。而唯有那个位于博山源泉镇北崮山村北头的焦裕禄纪念馆内,依旧松柏长青,苍翠欲滴。

那是亓庆良每天早晚上下班的必经之地,也是他心中那个“太阳”升起的地方……

源泉镇中心卫生院(资料图)

 

焦裕禄纪念馆(资料图)

 

以下是凤凰网山东独家对话亓庆良实录: 

凤凰网山东:作为全国2287名十九大党代表唯一一个来自焦裕禄故乡的基层医疗的代表,你此时此刻心情如何?

亓庆良:心情非常激动。激动之余,更多的是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因为深感责任重大,这样的感觉作为候选人时就已经产生,当选以后更是如此,更何况是如今即将赴京参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是我来自中国医疗系统的最基层。在基层干了46年的我,代表的还是基层卫生,最贴近最普通的、大山里面的老百姓。

凤凰网山东:如今,“健康中国”的概念已成焦点,对此你有何感想?

亓庆良: 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提出了要建设健康中国。我认为,健康中国是大卫生、大健康的概念。党十八大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快,而且好多年做不成的事情如今做成了;很多历史积累的、想解决而没解决的,如今解决了,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医疗也是这样。我想借此次参会以满满正能量来讲这个问题,讲真话,把基层老百姓关于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医疗卫生方面的心声传递上去。

凤凰网山东:请问此次你带了怎样的提议?

亓庆良:我个人提议有三。首先是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呼吁更为重视农村,尤其是山区、边远贫困地区的医疗体系建设,并加大投资力度。作为十九大党代表,我们此前做了很多详细的调查。目前虽然我们所处的源泉镇中心卫生院已经先后获得全国“三好一满意”活动百家示范医院、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等荣誉,但据了解,包括淄博在内的山东,乃至国内不少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医疗资源稀缺,甚至就医仍没着落。以博山为例,尽管这几年,在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少山区的卫生院仍面临服务能力欠缺,不能满足当地百姓需求等问题。举例说,应该说,今年国家医改有3项新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分级诊疗。就基层首诊而言,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基层医院设施薄弱,接不住病人,老百姓做个CT,没有;做个彩超,也没有,或者说有彩超但彩超很老,技术不过硬等等。可以说,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基层老百姓看病就医方便,然后能看好病。这需要医院要有实力,有能力,而能力通过什么来提高,即人、设备、技术、管理、经营。

凤凰网山东:如何改变?

亓庆良:加大投入。目前淄博各区县都在加大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但就基层而言,大家都面临一个现实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强。至于如何改变,我认为第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要重视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建设。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扶持。以博山为例,去年,我们区就加大了源泉、白塔、石马等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今年,博山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夏家庄和山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相继落成,这些都极大地改善来了当地的诊疗环境,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为方便。

凤凰网山东:那你第二个提议呢?

亓庆良:人的问题。医生的成长周期特别长,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基层的年轻人很少。如今,我们基层医疗卫生面临的、关于人的问题是“下不来,用不上,留不住”。这里面固然有“人往高处走”等思想的问题,但我认为更需要的是政策发挥引导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我认为十分关键。我的建议是制定好政策,采取政策激励,与待遇、职称评定等挂钩。

凤凰网山东:重视应该是有的,但涉及到政策是不是更需顶层设计?

亓庆良:对。顶层设计十分关键,我个人认为,国家要从顶层设计上做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对基层卫生的投入。首先解决好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的医疗设备、工作环境等基础设施问题。其次,要加大对上述这些地区的精准扶贫的力度,毕竟,根据我们的调查,在这些地区,不少贫困家庭是42%的人是因病致贫。既然是因病致贫,国家就要把医疗扶贫扶到精准扶贫的大框架中。我认为,医疗扶贫不仅仅是医院看病、看好病,看病建档案等等。而是要从顶层设计上,对这部分因病致贫的人采取措施,最好就是加强基层,让老百姓以预防为主,一旦有病,早看病,早诊疗,别等到晚期,再去花十万几十万去做大手术。

凤凰网山东:在你看来,加强基层具体有何含义?你有何针对性想法?

亓庆良:加强基层的含义太深了。它包括基本公共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首诊在基层,卫生就是预防,也在基层,既然如何,为什么不加强基层?如今,我既然是党代表,就有个想法,想整合所有能整合的资源,包括周围一些基础条件不是很好的医院,通过目前各项条件不错的源泉把周边的乡镇带动起来,来做一个内部的医联体集团,在这个集团内部,我们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用我们的优势资源惠及山区百姓,夯实基层。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能更好做到的扶贫,也是最有意义的扶贫,即发挥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一起提升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毕竟,就这个“提升”来说,国家要有政策,医院也要努力。

凤凰网山东:此前你提到三个提议,那最后一个是什么?

亓庆良:医养结合。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现实。目前养老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我不反对居家养老,但居家养老有年龄限制的。人过70岁之后,伴随着自主能力的下降,居家养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医养结合对老年人十分重要。 这一点中央高层多次提及,且国家相关部委也曾专门出台文件。我很看好这块儿,也计划从事这一行业,准备投资上亿元,建一个4万平米的养老产业园。这个项目不仅能做好银色经济,同时还能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可以说,多方获益。

凤凰网山东:那资金来源呢?目前,这个项目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无信心?

亓庆良:政府、自筹、还要引社会资本,做PPP模式。至于最大的困难目前看是征地问题。我们计划明年开始运营,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得到了博山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并列为重点项目。未来,我们计划建立一个集医疗卫生、健身康复、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老年医养结合产业园,即源泉长寿山医养结合产业园。对于这个项目,我们非常有信心。因为就这块来说,顶层设计有,政策有,人才会补充,资金也不是问题,加上源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天时地利人和兼具的背景下,我们怎么会没有信心?

凤凰网山东:你在基层医疗事业奋斗了46年,站在当下这个节点上回望过去,有什么感受?

亓庆良:回望的话,很复杂。但我觉得很值得,一点都没有后悔。尽管对此,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我一些老同学都说,凭借我这个资历和技术,到大城市做专家、甚至做院长都没有问题,为什么老亓偏偏选择留在农村?对于这些说法,我不知道说什么,我是一个很简单、很朴素的人,别人不理解就不理解吧。我就是觉得,大城市不缺好大夫、好医院。但是农村,山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山区,就不一样了,它很需要一个好的医院、好的医生。这件事,总得有人去做,有人去干吧。过去这46年,我自认我应该是一个好医生,也经营了一个不错的医院,我要是走了,我的父老乡亲怎么办?

凤凰网山东:这些年,估计你也遇到不少的困难,有没有退缩的想法?

亓庆良:困难真的有。现实中的困难,思想上的困难,毕竟曾经,这里的医疗条件太差了,比如账上没有一分钱,连冬天取暖的炭都买不起,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啊。这期间,我也曾去城市的医院坐诊过,但因为我生于源泉、长在源泉,很多源泉人无论看什么病,都会特意找我。可能一是他们和我熟悉,二是有我在,他们很放心。这让我非常不是滋味。我不能辜负他们,所以我选择回到源泉,这是我医生梦开始的地方。既然回来,我又是一个十分轴的人,面对困难,我不会退缩,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解决个困难过一次坎,就这样,一个困难接一个困难的解决,一个坎儿接一个坎儿的过,46年的时间,我们从一个杂草丛生、基础条件异常差的乡镇卫生所发展到如今这个样子,并与省内千佛山医院、齐鲁医院、省立医院等建立了远程会诊,可以说,我有时较为欣慰,但感到更多的还是继续前进的压力与动力。

凤凰网山东:同样的道理,站在当下这个节点上,对于这个区域乃至省内,甚至国家的基层医疗,你有何憧憬或者说梦想?

亓庆良:习主席发表2017新年贺词时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很对。未来,我希望这片区域,这个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医疗设施建设、重视医疗扶贫、医养结合。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家的重视态度,这是我前进的最大的动力。目前,我们身为基层医疗工作者,要做自己的事情,做好基层百姓健康的守门人,现阶段我们做着三个项目,一是分级诊疗,二是医联体,三是签约,家庭医生签约。

凤凰网山东:干了这么多年的医生,你认为最为关键的品质是什么?

亓庆良:我认为外科大夫首先要有技术,其次要有担当。能干并敢干。只要这样,医学才能发展,病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惠。注意,我说的敢干,绝对不是拿着生命做儿戏,而是有技术保证。能干并敢干,就总有希望。这就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总比困难多”吧。

凤凰网山东:古稀之年离你越来越近来,未来,你有何打算?

亓庆良:原来,我还计划自己干到70岁吧。但不久前,我这个想法改变了。改变源自8月31日,8月31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的、由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当时,在“中国好医生”表彰颁奖典礼上,我旁边有位来自四川泸州89岁的老教授,他告诉我,他一个星期还要去医院两个半天。随后,另一个高龄的国医大师说,他一周上三个半天。不仅如此,我后来了解到,中国不少80多岁以上的名医仍坚守在一线,我觉得我没有理由再70岁退休了。有句话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要我的病人需要我,而我不糊涂,还能动,还能干,我就要义无反顾地干下去……

凤凰网山东: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你认为,支撑你这样走, 且这样一直走下去的力量是什么?

亓庆良:焦裕禄精神。虽然我和他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我们都是源泉人,我觉得在一些方面,我们是一样的,比如为基层百姓。焦裕禄纪念馆就在离这里不到7公里的地方,我每天早晚上下班都能看到它……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他老人家,会感慨、会激动、会思索很多。如果是源泉是我医生梦开始的地方,那么焦裕禄精神则是支撑我一直走下去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翠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