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威海产业30年大变革:从“群山峰小”到“群峰竞秀”


来源:凤凰网山东综合

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特别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工业在全局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致力产业转型提升、集群发展,打造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积蓄起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强大动力。

文章转载自威海网·威海日报

◎记者 孙世超

一城之实力,在乎经济之繁荣;经济之繁荣,在乎产业之雄厚。

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特别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工业在全局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致力产业转型提升、集群发展,打造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积蓄起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强大动力。

地区生产总值从1987年的34.24亿元到2016年的3212.2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2016年十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实现6047.7亿元,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快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是威海30年来始终发轫产业、赶超跨越交出的靓丽答卷。

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威海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迈进。未来五年,全市提前实现“两个翻番”目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规模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

总投资20亿元、位于临港区的威海创新经济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 威海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战略,凝聚起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强劲动力。 记者 王彦博 摄

产业为基,

挺起跨越发展的坚实脊梁

——到2016年末,全市各类工业企业达到2万多家,较1987年增长19.8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778家,实现产值7076.47亿元

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坚实的产业支撑,就没有城市的实力,就不可能打造国际一流的城市。

如果把历史的镜头拉长,我们可以看到,在30年发展历程的每个发展阶段,威海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从未改变。

威海市润通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国章至今还记得,1991年天然胶要论块买、EⅤA材料论袋买的辛酸。这样一个曾濒临倒闭的企业,而今,其自主品牌“文峰”内胎年产1000多万条,畅销国内外。

地级市成立之初,像润通橡胶一样,威海市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专业化水平低,全市没有一家省属大型企业。

千重要,万重要,加快发展最重要;千条路,万条路,没有项目就没有出路。

结合威海不同阶段性特征和任务,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推动产业升级,不断壮大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群。

1987年到1994年,威海市把扩大对外开放当作促进经济发展的撬动点,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当时威海在外贸舞台上扮演着“二传手”的角色,花生、对虾等农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产品,农村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1995年到2002年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并逐步深入的阶段,经济高位回稳,且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经济实现了由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

2003年到2007年间,威海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积极融入半岛城市经济圈、打造威海蓝色经济区,推动经济由“快”字当头向又好又快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稳中趋缓,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可以说,每一个战略选择,都凝聚着高瞻远瞩的远大目光;每一次发展跨越,都蕴含着科学决策的真知灼见。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

2012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全市发展实际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给出了明确答案:产业强市,转型升级。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绘就了全市经济发展的清晰“路线图”:立足于规模扩张、结构提升、要素优化,一产抓特色促跨越,二三产抓结构上规模,在振兴二产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这是实现稳中求进、转型跨越的战略航向;这是拼抢新一轮发展先机,实现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新跨越的必由之路。

《加快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加快四大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纷纷出台,擂响了全市产业发展的战鼓。

放眼生机勃发的威海,加快推进产业强市的滚滚热潮,勾画出威海市日益坚实的产业发展脊梁。

一批骨干企业攻坚克难,加快创新,膨胀发展,产学研结出硕果,转型之举精彩不断;一个个新兴产业项目占位高点,锻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崛起为行业翘楚;现代服务业发力高端、竞争上游,打响再造发展新优势的战役……

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切实增强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截至目前,威海市上市企业达到17家,新三板和其他场外市场挂牌企业达到151家,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到2016年末,全市各类工业企业达到2万多家,较1987年增长19.8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778家,实现产值7076.47亿元。

迪尚集团工人在车间加工服饰。 记者 姚威 摄

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既定战略不动摇。这一鲜明的旗帜,指引着威海在产业发展道路上开疆拓土,加速超越,走在前列。

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来山东考察,其中一站就是威海。

在这次考察中,总理强调山东要实现突起,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发挥关键性作用,为全国南北发展格局做好支撑。随后,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全市上下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以新旧动能的迭代更替,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全省发展中“争当排头兵”。

今年3月,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战略,“突出转型提升,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和“强化创新引领,拓展发展空间,充分激发和形成发展新动能”发展举措,与省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部署要求高度契合。

建设中的双岛湾科技城产业园区。资料片

为全力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威海市第一时间研究通过了威海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工作思路和近期工作方案,成立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规划领导小组,并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威海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总体方案》。

当前,围绕蓝色创新城市、医疗健康城市、高端智慧城市、时尚创意城市的目标,全市上下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发展模式和工作方式,推动各项工作提速增效、创新突破,朝着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的方向提速前行,努力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

[责任编辑:王延亭]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