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共享单车倒贴用户 盈利模式成难题


来源:时代周报

相对而言,GPS、锁具、实心轮胎……这些硬性指标都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巨大的产量可以把硬件成本降到很低的程度。单车类APP的转化,除了会员收费之外的盈利模式的建立,或许比其他工具类APP更难。

原标题:共享单车倒贴用户 盈利模式成难题

刘远举

继免费骑车之后,骑车倒贴钱果然来了。最近,摩拜单车宣布,“摩拜红包车”将在全国上线。满足要求的用户不仅可以在2小时内免费骑车,还有可能获得最低1元、最高100元金额的现金红包。

出租车与专车的费用较高,需求的强度与频度都会较大,所以补贴、降低车费就足够刺激消费者去使用APP,起到培育消费习惯的作用。但自行车不同,没有车?走路就可以了。这个时候,仅仅是降低费用甚至免费,刺激度都不够,只有反过来贴钱才能促使消费者尝试。

共享单车面对的挑战,更多源于管理政策。最近,上海市质监局官网发布了《共享自行车产品标准》和《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理论上,与此前专车管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不同,单车系列征求意见稿的颁布单位是上海市质监局和自行车行业协会。从法律角度看,该行为属于行业自治行为,并非行政行为。但是,根据业内消息,政府层面制定的《上海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初稿也已形成。

相对而言,GPS、锁具、实心轮胎……这些硬性指标都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巨大的产量可以把硬件成本降到很低的程度。根据此次标准服务规范,共享单车三年强制报废,按照10万辆车一辆车500元的静态计算折旧,每年的成本是1700万元左右。更为关键的指标是运维人员的标准,根据上海此次的共享单车标准服务规范,要求配备千分之五比例的运维人员。这个标准的依据是,有桩的公共自行车是按百分之一配备服务人员的。按这个比例算,平台投入10万辆车就需要配备500人,工资按一年7万块计,一年就是3500万元的成本。仅此两项,每年的成本就达到5000多万元。

政策的挑战最终源于商业模式本身。成本再大,政策再严,只要模式本身是有生命力的,就会克服一切。

无桩共享单车的前辈是有桩公共单车。杭州市的有桩公共单车,从第一年的343个服务点、4900辆自行车起步,到2015年年底,总计拥有3504个服务点和8.41万辆公共自行车。目前,杭州成功将公共自行车系统卖到了国内175个城市,仅出售模式这一项,每年盈利就超过2000万元。除了出售模式,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广告也是其盈利的来源。不过,卖模式显然只有少数城市能做得到,或者说,只有一个杭州能做到。

在当下资本眼中,共享单纯的盈利模式,肯定不会只限于会员收费。本质上,共享单车类APP属于工具类APP。长期以来,工具类APP的盈利模式一直是业内充满争议与探索的难题。一般来讲,工具类APP的转化,除了本身的收费以外,无非社交、电商、用户内容等主要途径,而这些途径都要求海量的用户和很高的用户黏性,用户黏性又与活跃度和在线时长相关。

用户骑车时,是共享单车类APP的有效在线时长与有效的活跃度吗?当然不是!这个时候,用户紧握车把,目光向前,相比驾驶小汽车的司机有空偷看一眼手机,骑自行车的用户根本没有这个空。而且,单车类APP也不可能做任何打搅用户骑行的事。所以,单车类APP的转化,除了会员收费之外的盈利模式的建立,或许比其他工具类APP更难。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扬]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