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鄄城扶贫车间见闻:找准致贫痛点 搭建脱贫支点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2月24日电题:找准致贫痛点 搭建脱贫支点——山东鄄城扶贫车间见闻 在鄄城县,扶贫车间已经成了一个个支撑贫困户脱贫的支点,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通过就业脱贫的内生动力。

原标题:鄄城扶贫车间见闻:找准致贫痛点 搭建脱贫支点

新华社济南2月24日电题:找准致贫痛点 搭建脱贫支点——山东鄄城扶贫车间见闻

新华社记者娄辰

“一个月挣五六百块。好处是离家近,不耽误照顾家。”已经当了奶奶的山东省鄄城县代堂村村民李爱云说。23日一大早,她把孙子送到学校,一拐弯儿来到了村里的扶贫车间,开始一天的假发制品加工工作。

所谓扶贫车间,其实是企业设在村庄里的加工点。随着近年来企业“招工难、用工贵”问题的出现,鄄城县一些头发制品、户外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在周边一些村庄设置加工点,把部分加工工序放到这里,吸引周边劳动力就业。由于扶贫效果好,这些车间被老百姓叫做“扶贫车间”。

鄄城县委书记谷瑞灵说,农村贫困人口中,大多数具备劳动能力,或具备部分劳动能力。他们有的没文化、没技术,出去也找不到活干;有的年龄大,或身体有残疾,企业不招;还有的上有老、下有小,不能或不宜外出打工。缺乏就业机会,就成了他们致贫的痛点。

企业到村里设置加工点的做法,引起了鄄城县有关部门的注意,认为这是一条促进脱贫的有效路子。他们立即行动,在农村建设了一批车间,一方面引导更多企业将劳动密集、技能要求不高的工序放到车间里做;另一方面鼓励贫困户到车间打工,在家门口就业。

在鄄城县,扶贫车间已经成了一个个支撑贫困户脱贫的支点,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通过就业脱贫的内生动力。

古泉街道办事处常庄村贫困户高秀英,儿子因病生活不能自理。母子俩的生活主要靠家里的2亩地,即便加上低保,仍然过得很困难。村里的扶贫车间建成后,她就来到这里打工,编过藤椅,加工过假发,平均一个月能挣1000元左右,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扶贫车间利用各级扶贫资金建设,建成后交给村集体运营,村集体将车间租给企业使用,每年收取一两万元租金。另外,扶贫车间配建一部分光伏发电设备,每年也有约2万元的收益。董口镇大位庄村支书李继芳说,村集体每年从扶贫车间收入三四万元,这笔钱又能用于绝对贫困户的救助和村内公益事业。

据统计,鄄城县目前建成的扶贫就业车间有536个,覆盖了全县所有的行政村,直接安置和辐射带动就业67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27000多人。2016年,鄄城县13500多名贫困群众通过到扶贫车间务工实现了脱贫。

谷瑞灵表示,2017年鄄城县准备在规模较大自然村再建设一批扶贫车间,在有条件的乡镇驻地建设一些规模较大的扶贫车间,同时,支持部分扶贫车间注册一般纳税人,结合电商扶贫拉伸产品销售链条,进一步增强扶贫车间生命力。(完)

[责任编辑:万琳]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