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老铁路民警:30年前济南到郑州坐火车得一天


来源:齐鲁晚报

近日,济南火车站货场派出所给从警三十年的老民警颁授了荣誉勋章。“后台里只有两把椅子,我们三个只能轮流坐着,轮流睡觉,一路上我们只在郑州、襄樊、安康三个地方停靠,换完机车接着上车走。

原标题:听老铁路民警讲故事:30年前济南到郑州坐火车得一天

听老铁路民警讲故事:30年前济南到郑州坐火车得一天

30年前济南到郑州坐火车得一天

近日,济南火车站货场派出所给从警三十年的老民警颁授了荣誉勋章。从上世纪80年代年到2016年,这些老民警在各自的岗位上见证了铁路运输的变迁,经历了许多可歌可颂的事迹。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也得知了许多不曾听闻的火车上的故事。

刚结完婚就执勤,带媳妇火车上过年

曾做过铁路乘警的赵宝恕1981年参加铁道工作。“最早跑的是济南到哈尔滨的线路,那时的火车一般都超员,最高的时候能超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能上去车就是万幸,车门实在上不去就拉开车窗往里边爬,谁抢占了厕所的位置就不会再出来了,很难想象大家是怎么解决各自需求的。秩序也很难维护,列车员来回走都得踩着车座椅背,俩手抓着行李架往前挪。”赵宝恕说,那时候只能保证两点,一是别着火,二是别有人伤亡。

1986年底,29岁的赵宝恕刚结完婚,第二天就得上火车执勤。“快过年了,不好意思请假,就带媳妇一块在火车上过年了。”赵宝恕说,那时候列车车厢卫生条件特别差,“当时我们穿的还是白色警服,转几个车厢下来就变成黑的了。甚至下了车身上还带着跳蚤。当时媳妇起了一身的疙瘩,觉得特别对不起她。”

赵宝恕回忆,(上世纪)80年代的济南老火车站广场特别小,每逢春运旅客根本进不去候车室,就需要他们顺队伍,又叫“拉大队”。“车站工作人员举着写有列车目的地的牌子,让去那的旅客跟着他们走,这样来疏散客流,有时候能一顺顺到大观园去。”

1995年以后客流拥挤的状况开始得到缓解。“2003年铁路开始大提速,到目前为止已有六次,以前济南到哈尔滨24个小时,时速120km/h,现在高铁时速到了300多公里,9个小时就能到了,发出的列车也多了。”赵宝恕说。

在赵宝恕刚参加工作时,从济南到郑州的慢车要一天才能到,中间要停靠60多个站,像济南的白马山、炒米店、党杨庄这些小站都要停一下,列车员坐一会就得起来开车门,现在济南到郑州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停五六个站。

车上车下侦查破案,为乘客寻回三万块钱

1985年7月份的一天,赵宝恕正值乘济南至郑州的447/448次。列车始发后他巡视车厢,当走到9号车厢时,一位怀孕的中年妇女面露难色,对赵宝恕说:“乘警同志,我要到郑州倒车,你看车厢里人太多了,而我又没买到卧铺票,能帮忙补张卧铺票吗?”

赵宝恕问:“大姐你要到哪里去?现在卧铺比较紧张。”对方说到云南前线去看丈夫,她丈夫在前线打仗负伤了。“我一听是军人家属,而且还有孕在身,要去前线看丈夫,这个忙一定得帮!人民子弟兵在前线打仗保家卫国,照顾好他的家属是我们警察应尽的职责。”赵宝恕说。

赵宝恕帮军嫂拿着行李把她请到餐车就坐,并嘱咐餐车大厨给她做点饭吃。当厨师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条时,那位军嫂激动得眼含热泪。“等大姐吃完饭,我给她补好了卧铺票,并帮她拿着行李把她送到卧铺上安顿好,嘱咐车上的乘务人员一路上照顾好她。”车到郑州后,他又帮着军嫂拿着行李,把她送到开往云南的火车上,并联系好车上的乘警重点照顾好她。

在赵宝恕30年的民警生涯里,办过大大小小的案子数也数不清。“记忆里最早的是1986年的一天,火车开到离河北沧州还有两分钟时间时,有个旅客跑来跟我报案,他放着三万块钱国库券的包被偷走了,那时的万元户并不多见。”赵宝恕先调查周围乘客,一位女乘客称她注意过那个包,并描述出了包的形状和颜色。

女乘客告诉赵宝恕,她曾目击一个人碰过这个包,同时她看到对面一名乘客向这个人摆了摆手,这人又拿起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包时,对面乘客才点了点头。赵宝恕立刻判断这是知情人作案,但在女乘客向赵宝恕讲述时,火车已经停在了沧州站,很多人下了车。赵宝恕只能等到了天津站再坐车返回沧州,那一夜他都未曾合眼休息。

在沧州,赵宝恕仔细盘问失主,有谁知道他带钱上车。“他一直说只有家里妻子知道,最后才想起来一个半年没联系过的人,也是卖国库券的,和失主是同乡。”得知这唯一一条线索,赵宝恕立刻联系了单位的大队长,经查询这个嫌疑人已经回了巨野老家。

“其实当时这个嫌疑人已经闻风逃走了,我们民警在他家里堵了半个多月,他终于现身了,而且承认了是自己偷的三万块钱国库券。”赵宝恕说,偷盗者承认自己早就盯上了失主,为了偷这笔钱每天都去火车站看此人有没有上车,并叫上了两个同伙,买了同样的行李包,用掉包计偷走了别人的钱。由于这个案子办得非常漂亮,为此铁路法院和检察院还专门在火车上开设临时法庭进行判决。

押送52车板房到灾区,路上走了四天五夜

朱冬青也是货场派出所里工作近30年的老员工,每当讲起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的物资押送经历,他总是充满自豪感。2008年5月27日晚上10点,朱冬青接到所里通知,要押送52车板房到四川绵阳。“当时时间太紧了,我们三个每人发了一个大背包,包里简单地装着些矿泉水、面包等口粮,凌晨一点车就开了。”朱冬青说,当时机车前台是火车司机,三个男的挤在后台,3平米不到的空间里还有操作台,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后台里只有两把椅子,我们三个只能轮流坐着,轮流睡觉,一路上我们只在郑州、襄樊、安康三个地方停靠,换完机车接着上车走。因为当时全国各地去往绵阳的火车非常多,那时的车也没有正点,货场所里的同事一直不断地用短信询问我们的进度,但什么时候能到我们根本不知道。”朱冬青说。

从襄樊到安康,朱冬青所乘的火车还走了战备线,就是只有战争时期才能启动的路线,整整走了19个小时,到了安康基本上已经“弹尽粮绝”。“从安康出发后走宝成线,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蜀道难于上青天’,一边是大山,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岷江,当时只有我的手机还有点电,我看到一条新闻,就在我们所在的线路,一辆火车头被落石打下了悬崖。”朱冬青说,当时地震余震不断,出现这种事故随时都有可能,但因为怕身旁的同事害怕,他一直没讲出看到的这条消息。

经过四天五夜,朱冬青和同事终于在凌晨三点赶到了绵阳,灾区一片混乱,朱冬青他们五点才找到对接的人,交接物资后,中午才坐上了回去的火车。“我们是山东第一趟赶到灾区的救援物资火车。”朱冬青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责任编辑:刘媛媛]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